信息化可减少医疗错误发生_【中医宝典】

...对药品和病人信息掌握不充分。 如何预防医疗错误,医疗信息管理者也在探索。据介绍,国外专家把医疗信息系统发展划分为五代: 第一代(Collector)系统仅仅是数据收集者,通过创建临床数据库,以求比手动方式较快地获得医疗信息。 第二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416.html

气功美容产生和发展_气功美容_【中医宝典】

...能使人气血流通,和调五脏六腑。 在其后,导引之法逐步为医学家、道家、养生家所用,并不断发展,丰富其内容。东汉华佗就创“五禽戏”以养生驻颜,道教经典著作《太平经》和《后汉书·方术列传》等都有气功美容记载:“守一之法,老而更少,发白更黑,...

http://zhongyibaodian.com/meirong/a1797.html

全国各地出土秦汉以前医药文化资源(续完)_【中医宝典】

...古代建立和发展少数医学学科 在已出土医药简帛中也多角度地显示出公元前二、三世纪以前业已建立,并在发展中的若干少数医学学科。它们主要是指临床医学内、外、妇、儿等学科以外,少数具有独立性质学科,其中包括房中、导引、兽医和法医等专科而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52.html

藏医药发展(第一阶段——历史上藏医药发展)_民族中医藏医_【中医宝典】

...藏医药发展(第一阶段——历史上藏医药发展) 第一阶段 藏医是藏族人民五大明(大五和小五共为十明。五小明:修辞学、辞藻学、韵律学、戏剧学、星象学;五大明:工艺学、医学、声律学、正理学、佛学。)之一优秀文化。是本民族历代祖先自古以来,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763.html

隋唐五代军事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说明天花在我国之流行乃由部队传播。四、创伤诊断和治疗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践医学发展,使金创折疡临证经验得到积累和发展。《肘后方》介绍了危重创伤早期处理,描写了颅脑损伤和外伤可导致大出血致死部位。《外台秘要》卷20“金疮禁忌序”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58.htm

欧阳修文学造诣_文学家_【文学360】

...》、《易》、《春秋》,能不拘守前人之说,有独到见解;金石学为开辟之功,编辑和整理了周代至隋唐金石器物、铭文碑刻上千,并撰写成《集古录跋尾》十卷四百多篇,简称《集古录》,是今存最早金石学著作;史学成就尤伟,除了参加修定《新唐书》250卷外...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300.html

晋唐到明清药浴疗法发展_药浴文化_【中医宝典】

...晋唐时期,临床医学发展迅速,药浴被广泛应用到临床各科。 宋、金、元、明时期,药浴方药不断增多,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药浴成为一种常用治疗方法。元代周达观在《真蜡风土记》中记有“国人寻常有病,多是入水浸浴及频频洗头便自痊可。”可见当时药浴...

http://zhongyibaodian.com/yaoyu/a14962.html

隋唐五代 石渠记_《历代游记选》

...年正月八日,蠲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逾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穷也。 题记:本文为《永州八记》之一。作者变法失败之后,被贬永州。永州本是一个偏僻荒凉地方。作者到永州之后,且能排除心中愤懑、压抑,发现永州美,游于山水之间,并用自己高超...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6555.html

隋唐名医—甘伯宗_【中医宝典】

...甘伯宗唐代人,生平里籍未详,曾编撰《名医传》七卷。此书集自三皇至唐代名医一百二十人传记,是我国最早之医学人物传记专著,后人称之为《名医大传》或《名医录》。宋代许慎斋将此书人物增至五代时,名为《历代名医探原报本之图》,是一部有传、有图、有赞...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69.html

CT机发展和类型_《放射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CT机按其适用范围分为头颅CT机和全身CT机。CT机发展常用代(g eneration)来表示。第一代CT机采取旋转/平移方式(rotate/translate mode)进行扫描和收集信息。首先X线管和相对应探测器作第一次同步平行...

http://qihuangzhishu.com/1005/160.htm

共找到847,94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