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含义_【中医宝典】

...以阐释事物运动变化规律,故有“一阴一阳之谓道”之说。 阴阳对立统一观点被古代医家所吸收,并与长期所积累解剖、生理知识和疾病防治经验相结合,从而形成中医学阴阳学说。把阴阳概念全面而系统地运用于医学医籍,首推《黄帝内经》。 2、阴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28.html

阴阳五行学说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抑制、内在、物质性,均属阴。 阴阳学说亦应用於中医学上,用来解释人体生理现象及病理变化规律。 简单来说,阴是指人体实质物质,即体液,包括血液、津液、泪水、鼻水、内分泌,甚至男性精液。至於阳,则指人体非实质物质,即身体机能和气。 ...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32.html

中医阴阳学说在中医中的运用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一)阴阳与人体解剖部位关系:根据上述之外为阳、内为阴;上为阳,下为阴;背为阳,腹为阴规律,则人之皮毛在外为阳,脏腑在内为阴;头在上为阳,足在下为阴。 (二)阴阳与人体生理关系:人体健康与否,决定于阴阳是否调和,如《内经》所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725.html

阴阳二气关系养生_【中医宝典】

...相对,是用来解释自然界现象和人体组织时一种归类方法,不能绝对化,更不能生拉硬扯。天人合一整体观是一元论;阴阳学说是二元论,讲是一对一双边关系。中医调理、治病、养生其实就是从关系论出发,调理人与自然、人体内部各脏腑组织之间关系。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372.html

阴阳二气关系养生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下;热为阳,冷为阴,而没有冷同样就无所谓热。事物阴阳属性是相对,在一定条件下,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阴阳其实就是矛盾两个方面,是可以相互转化、相互依存、无处不在、对立统一,是一种双边关系。 阴阳学说在中医里应用 1....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61.html

中医对阴阳理解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滋润、抑制等作用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阴。 阴阳学说贯穿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疾病发生发展规律, 并指导着临床诊断和治疗。...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82.html

精气学说基本内容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精气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体系,是有关宇宙万物生成与发展变化一种古代哲学思想。 精气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体系,是有关宇宙万物生成与发展变化一种古代哲学思想,其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气是构成宇宙万物本原 精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878.html

藏象学说简述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指藏于体内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各种征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学说。它是在历代医家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25.html

阴阳学说在中医中的应用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具有固护、温煦肌表作用卫气,称为卫阳。 具有化生血液、濡养作用营气,称为营阴。 (三)说明人体病理变化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虚则热,阳虚则寒。 (四)用于疾病诊断 1、分析色泽、声音、症状、脉象和病变部位阴阳属性 (1)色――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43.html

中医与阴阳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阴与阳矛盾,且处在统一体中。《易传》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原则,认为阴阳相互交替作用是宇宙根本规律,把阴阳上升为最高哲学范畴。汉代以后,阴阳学说经历了曲折发展过程。明清之际王夫之集...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726.html

共找到868,31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