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辑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编。本书选辑黄帝内经中的重要内容、分为阴阳五生、摄生、脏象、经络、病能、诊法、论治、运气等八章,对所选内经原文逐章予以语译、注释,并加按语。语译明快、注释确切、按语精要。作为学习黄帝内经的教材...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04.htm

阴阳学说不是中医理论的核心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治病必求于本。”是指气的变化。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黄帝内经的子篇。黄帝内经第一章第一节是上古天真人论,说上古真人呼吸天地之精气,独立守神寿蔽天地。这是黄帝内经的主篇,是中医理论的圭臬。 中医基础理论中第一章第一节精气学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06.html

中医的生命智慧——读<黄帝内经>中的长寿之道_【中医宝典】

...教学工作,对中医养生有着自身独到的认识见解。因此,研究黄帝内经中关于长寿的理论,这本来就是作者的教学科研工作的组成部分。此前,作者曾经公开发表关于养生方面的论文,如“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水平人生境界”、“黄帝内经中的养生学思想”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915.html

黄帝内经的主要贡献_【黄帝内经】

...将要证实的成就。中国古代的医家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均深受内经思想的熏陶和影响,无不刻苦研读之,深得其精要,而终成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名医。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在中华民族近二千年的历史中...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92.html

黄帝内经分卷介绍_【黄帝内经】

...定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雕版刊行,而定型。 黄帝内经灵枢,亦称九卷针经九灵九墟等。汉魏以后,由于长期抄传出现多种不同名称的传本。唐·王冰所引用古本针经传本佚文古本灵枢传本佚文基本相同,说明为一共...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75.html

中医学中的全科医学思想_【中医宝典】

...入国问俗,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凡社会制度的变革,战争灾祸的发生,生活环境的变迁,都会对人群健康状态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中医学同全科医学一样,重视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作用。2000多年前成书的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对心理生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533.html

四圣心源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又名医圣心源。十卷。清·黄元御撰于1753年。作者将黄帝、歧伯、秦越人、张仲景视为医中“四圣”。本书阐发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书蕴义,因以为名。卷一天人解,阐述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精、气、血、营卫...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306.htm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_中医基础理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始终以实践作为坚实的基础.(三)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黄帝内经的问世。黄帝内经吸收了秦汉以前的天文、历法、气象、数学、生物、地理等多种学科的重要成果,在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总结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jichulilun/44-1-1.html

五腧穴配属阴阳五行_手掌疾病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五腧穴阴阳五行的配属,早在灵枢·本输中就指出,六阳经井属金,荥属水,输属木,经属火,合属土;五阴经井属木,荥属火,输属土,经属金,合属水,但还缺少了手少阴心经五腧穴,其后由针灸甲乙经补全。难经·六十四难指出:“阴井木、阳井金...

http://qihuangzhishu.com/134/29.htm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始终以实践作为坚实的基础.(三)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黄帝内经的问世。黄帝内经吸收了秦汉以前的天文、历法、气象、数学、生物、地理等多种学科的重要成果,在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总结了...

http://qihuangzhishu.com/44/2.htm

共找到576,03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