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象学说的特点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素问·脉要精微》说:五脏者,中守也得守则生,失守则死。在五脏中,心又为一身大主,在心的主导下,全身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才能达到协调统一。故《灵枢·口问》说:心者,五脏六腑主也。三是五脏的生理活动与人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藏象...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855.html

数学化对于中医理论并不多余——答王强《中医理论需要全面实现数学化吗》_【中医宝典】

...,五运是五行的灵魂。如此说来,五行的阶段说何错之有?笔者是学数学出身,对中医理论是自学所得,顾植山教授则是中医世家出身且对五运六气学说颇有研究的中医专家,难道邓铁涛教授听了笔者关于阴阳五行数学在中医学上的应用的汇报,高兴地说:中医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578.html

中医治温里_【中医宝典】

... 温法,又称温里、祛寒,是运用温热性质的方药以达到祛除寒邪和温养阳气目的的治疗大法。《素问·至真要大》说:寒者热,即是指此法。凡寒邪内侵脏腑所致的实寒证,以及阳虚寒从中生虚寒证(二者皆为里寒证)都属于其适应证。 临床上根据...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937.html

读书临证,乐在其中——何绍奇《读书析疑与临证得失》读后_【中医宝典】

...上下两篇。上篇为读书析疑篇,共收录先生百余篇短文,对中医医理、病证、方药、养生以及中医医籍、人物、治学方法、各家学说等,予以阐发,颇多新见。在学术传承方面,特别对曹颖甫先生的高风亮节、章次公先生的学术思想、朱良春先生应用虫类药的经验加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92.html

补虚为复正 虚人可攻邪——与刘世峰先生等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后的治病当攻,养生当的观点,如果再进一步扩充为治病当攻,治人当,当更容易理解些。治疗可从治人与治病两个角度谈起,很多病症是攻是补要取决于医者的观念,都可以治好,这其中并没有对错分。张子和倡导攻,对于补法也有很恰当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895.html

中医饮食营养学的基本观点_《中医饮食营养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术】

...海产品;胃寒患者忌食生冷食物等。其实质是为防止犯虚虚实实弊。总之,要做到如《素问·上古天真》所说:其知道者,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在食物搭配和饮食调剂制备方面中医亦注重调和阴阳,使食物无寒热升降偏颇。[例如]烹调鱼、虾、蟹等...

http://qihuangzhishu.com/484/5.htm

膝肿痛_《医圆通》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扑灭。滔水者,犯心谓也。阳微不(不原本作,据文义改。)能化阴之谓也。谆谆于温固回阳,补发汗行水,除湿散结诸法者,通其源,正市场习之论者。节其流,学者洞晰源流,治膝肚子工业化无余蕴,寿世活人,大为快事。...

http://qihuangzhishu.com/112/31.htm

病因病机学说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天气现象的太过会导致人体发生疾病。医和的六气病因开创了中医外感病因学说的先河,是后世六淫病因滥觞。《五十二病方》中有一些关于病因的记载。例如,该书认为外伤所引起的证是由于风入伤(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五十二病方》,...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61.htm

中医学利用五行学说_【中医宝典】

...制水,水湿不化,治当以温肾为主,兼顾健脾。 2.抑木扶土,适用于肝的疏泄太过,木旺乘土证。木和土,乃肝脾两脏。抑木扶土,即疏肝健脾以治疗肝旺脾虚,又称疏肝健脾、平肝和胃、调理肝脾。 3. 泻南补北,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旺,水火...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69.html

膝肿痛_《医圆通》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扑灭。滔水者,犯心谓也。阳微不(不原本作,据文义改。)能化阴之谓也。谆谆于温固回阳,补发汗行水,除湿散结诸法者,通其源,正市场习之论者。节其流,学者洞晰源流,治膝肚子工业化无余蕴,寿世活人,大为快事。...

http://zhongyibaodian.com/yifayuantong/112-4-4.html

共找到672,46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