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伤寒用药格法_《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夫伤寒,始自太阳,逆传阳明,至于厥阴而止。六经既别,治法不同,太阳属膀胱,非发汗则不愈,必用麻黄者,以麻黄生于中牟,雪积五尺,有麻黄处,雪则不聚,盖此药能通内阳气,却外寒也。阳明属胃,非通泄则不愈,必用大黄、芒硝以利之。少阳属胆,无出入道...

http://zhongyibaodian.com/sanyinjiyibingzhengfanglun/627-8-7.html

六经中伤病脉_《三因极一病证方论》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故不别论。以类推之,风当自少阳入,湿当自阳明入,暑当自三焦入,寒却自太阳入。故《经》曰∶阴为之主,阳与之正,别于阳者,知病从来,此之谓也。诸太阳伤寒,主左手尺中与人迎皆浮紧而盛。浮者,足太阳脉也;紧者,伤寒脉也;盛者,病进也。其证头项强,...

http://qihuangzhishu.com/627/13.htm

六经伤寒用药格法_《三因极一病证方论》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夫伤寒,始自太阳,逆传阳明,至于厥阴而止。六经既别,治法不同,太阳属膀胱,非发汗则不愈,必用麻黄者,以麻黄生于中牟,雪积五尺,有麻黄处,雪则不聚,盖此药能通内阳气,却外寒也。阳明属胃,非通泄则不愈,必用大黄、芒硝以利之。少阳属胆,无出入道...

http://qihuangzhishu.com/627/152.htm

三焦辨证_中医辩证三焦辩证_【中医宝典】

...三焦辨证 【上焦病证】 【中焦病证】 【下焦病证】 【三焦病证的传变】 三焦辨证是清代医家吴瑭(吴鞠通)在《内经》及叶桂等医家论述的基础上,根据外感温热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创立的一种辨证方法。 三焦辨证根据温热之邪侵犯人体,导致三焦所属...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401.html

脏腑辨证与八纲辨证有何关系_【中医宝典】

...脏腑辨证是中医辨证方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脏腑学说为基础,运用四诊的方法,结合脏腑的病理反映,来分析各种病证,用以指导临床治疗的一种辨证方法。 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总纲,也可以说是从各种辨证方法的个性中概括出来的共性。脏腑辨证主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145.html

六经本脉体_《三因极一病证方论》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六经所以分手足阴阳者,以足为本,手为标。如足厥阴风木肝,与足少阳相火胆为表里,同在一处;足太阴湿土脾,与足阳明燥金胃;足少阴君火肾,与足太阳寒水膀胱,皆相附近。至于手三阴三阳,相去颇远。盖足阴阳本乎地,奠方有常;手阴阳法乎天,变化无定。足...

http://qihuangzhishu.com/627/11.htm

八钢辩证之表里辨证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邪正相搏于表里之间,称为半表半里证。其证候为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半表半里证在六经辨证中称为少阳病证。 表里证鉴别要点 辨别表证和里证,主要是审察寒热症状、内脏证候是否突出、舌象、脉象等变化。《...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333.html

太阳少阳证腰痛_《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干姜12克 茯苓15克 二剂服药半小时,自觉全身开始轻松。连进两剂后,腰部即能自由转动。再服四剂,腰痛遂止。1979年7月7日追访:自从获愈以来,至今未再复发。【辨证】此证本太阳受邪,由于失治,病情急剧转化,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太阳外...

http://qihuangzhishu.com/1036/25.htm

三焦病证的传变_中医辩证三焦辩证_【中医宝典】

...经积极治疗转愈而不传。有的发病即见中焦病证,或即见下焦病证,有的两焦病证同时出现,有的也可病邪侵袭上中下三焦,而同时出现三焦病证者,临床当灵活掌握。 附: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小结 1.卫气营血辨证 (1)卫分证: 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405.html

经方治疗带状疱疹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因邪已入阳明,故去小柴胡汤甘温补益的人参、甘草。小柴胡汤治疗半表半里证的少阳病,加入大黄、枳实、芍药后,治疗少阳阳明病证。冯世纶教授在《解读张仲景医学》一书中强调本方证的辨证要点是:胸胁苦满、口苦咽干、心下急,里实者。 桂枝茯苓丸出自《...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288.html

共找到45,49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