痈_《景岳全书》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立斋曰∶痈,谓疮生于肚,或生于皮里膜外,属膏粱浓味,七情郁火所致。若漫肿坚硬,肉色不变,或脉迟紧,未成脓也,四君加芎、归、白芷、枳壳,或托里散。肿软色赤,或脉洪数,已成脓也,托里消毒散。脓成而不外溃者,气血虚也,卧针而刺之。 肿作痛者...

http://qihuangzhishu.com/124/510.htm

谟训诰的解释_谟训诰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書經中的堯、大禹謨、伊訓、湯誥等,都是古聖賢相誥誡的言論。...

http://hanwen360.com/c/56499.html

温病_《伤寒六书》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问曰∶伤寒温病何以脉?答曰∶温病于冬时感寒所得也,至春变为温病耳。伤寒汗下不愈而过经,其证尚在而不除者,亦温病也。经曰∶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随其经之所在而取之。如太阳证,头疼恶寒,汗下后过经不愈,诊得尺寸俱浮者,太阳病温也。...

http://qihuangzhishu.com/700/21.htm

两小儿日 / 两小儿斗译文及注释_【古诗文大全】

...个小孩子笑着对孔子说:“是谁说你智慧多呢?”注释 东:东方。 游:游历、游学。 见:看见。 斗:辩论,争论. :争。 其:代词,他们。 故:缘故,原因。 以:认为。 始:刚刚,才。 去:离;距离。 日中:正午。 初:刚刚。 车盖:古时...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fanyi/1535.html

“錞”字的说文解字_说文解字錞的解释_说文解字錞的意思

...矛𢧢柲下銅,也。从金𦎫聲。《詩》曰:“叴矛沃𨯢。”徒對切 矛?柲下銅鐏也。柲、欑也。欑、積竹杖也。矛?之矝以積竹杖爲之。其首非銅裹而固之恐易散。故有銅鐏。故字从金。秦風毛傳曰。?、也。从金。?聲。徒對切。古音在十三部。方言。鐏謂...

http://hanwen360.com/w/931E.html

两小儿日 / 两小儿斗教学建议_【古诗文大全】

...见/两小儿/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2169.html

便便的解释_便便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漢代邊韶曾白天睡覺,弟子嘲笑他肚子大,懶得讀書只想睡覺。邊韶聽了回答弟子,肚子大是裝滿五經,飽讀書籍,睡覺是在想事情。出後漢書.卷八十.文苑傳上.邊韶傳。...

http://hanwen360.com/c/159630.html

谟训诰的解释_谟训诰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①《尚书》中《尧典》、《大禹谟》、《汤诰》、《伊训》等篇的并称。②泛指经典之文。 《书序》:“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 尧、舜、汤之道在~之间。 ◎唐·康骈《剧谈录·宣宗夜召翰林学士》...

http://hanwen360.com/cy/56499.html

第二十六卷 除霸先始兴举义 王憎江夏立功_《南史演义》

...话说鲍泉师至湘州,河东王誉引军迎之,连战皆败,退保长沙。鲍泉围之,誉告急于岳阳王詧。詧与左右谋曰:“欲解长沙之围,不如去伐江陵,江陵破,则其围自解。”乃留参军蔡大宝守襄阳,自率精骑二万二千,来伐荆州。绎大惧,遣左右就狱中问计于僧。僧内...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9485.html

“镦”字的说文解字_说文解字镦的解释_说文解字镦的意思

...矛?柲下銅鐏也。柲、欑也。欑、積竹杖也。矛?之矝以積竹杖爲之。其首非銅裹而固之恐易散。故有銅鐏。故字从金。秦風毛傳曰。?、也。从金。?聲。徒對切。古音在十三部。方言。鐏謂之釬。注曰。或名爲鐓。音頓。玄應書卷廿一引說文作鐓。而謂梵經作錞乃...

http://hanwen360.com/w/9566.html

共找到63,79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