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曰:“郑云:善其好贤者之厚,故述其所称之《诗》以为其名也。《缁衣》,郑诗,美武公也。刘献云:‘公孙尼子所作也。’” [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曰《缁衣》者,善其好贤者,厚也。《缁衣》,郑诗也。其诗曰:‘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
...国语辞典 製造甲冑的人。 孟子.公孫丑上:「矢人豈不仁於函人哉?」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奏啟:「然函人欲全,矢人欲傷,術在糾惡,勢必深峭。」...
...国语辞典 鼎,古以為王者傳國的神器。遷鼎指遷都,比喻改朝換代。 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度靜邑鹿丘之歎,遷鼎息大坰之慚。」...
...国语辞典 樓梯。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庾太尉在武昌,秋夜氣佳景清,佐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樓理詠,音調始遒,聞函道中有屐聲甚厲,定是庾公,俄而率左右十許人步來。」...
...国语辞典 鼎,夏禹時曾鑄九鼎做為傳國的寶器。引申為國家政權。移鼎比喻改朝換代,政權移轉。 南史.卷一.宋武帝本紀.論曰:「桓溫雄才蓋世,勛高一時,移鼎之業已成,天人之望將改。」...
...开水锅,等于说“汤镬”,比喻险绝境地 cauldron containing boiling water 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国语辞典 滾沸的鍋鼎。比喻處於危險的情境。 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而將軍...
...也? 鼎之量,极于四,其上则耳矣。受实必有馀量,以为溢地也。故九三以不食为忧,明不可复加也;至于九四,溢则覆矣。故孔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方其未及也,必有告之者而不信,及其已信,则无如之何矣。 六五:鼎黄耳...
...豪门贵族 rich and aristocratical family 君当结媛鼎族,以奉蒸尝。——白行简《李娃传》 国语辞典 大家巨族。 南朝陳.徐陵.為王儀同致仕表:「五陵鼎族,家傳軒冕。四族鄉侯,榮由恩澤。」 唐.白行簡.李娃傳:「...
...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鼎颠趾,未悖也。利出否,以从贵也。鼎有实,慎所之也。我仇有疾,终无尤也。鼎耳革,失其义也。覆公饣束,信如何也。鼎黄耳,中以为实也。玉铉在上,刚柔节也。...
...《缁衣》 1、缁衣: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2、缁衣: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3、缁衣:缁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