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为以阴阳学说统治着《金匮玉函经》的方方面面,为《金匮玉函经》之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具体运用阴阳学说的对立制约、依存互根、消长转化、动态平衡为对立统一思维,包括了生理、病理、诊断、治疗,构筑了一个中医辨证逻辑体系。 辨气血病 形证并治 气血...
...测体温37.4℃,畏寒发热、身无汗,两膝关节疼痛,面色正常,唇淡红,舌质淡红而润、微紫暗,苔黄挟白较腻,脉浮紧。此为太阳伤寒表实证,法宜开腠发汗、安中攘外,以麻黄汤主之。处方麻黄10克 桂枝6克 甘草18克 杏仁15克 二剂【辨证】《伤寒论...
...脉,沉微、细弱不可汗。沉细为在里,微弱气血虚。浮而紧,法当身痛,当以汗解。假令尺脉迟者,不可汗,此血微少故也。阴病脉细沉数不可汗,病在里之故也。伤寒风湿。素伤于风,复伤于热,四肢不收,头痛身热,常汗不解,治在少阴、厥阴,不可汗。汗之谵语内...
...汗证 汗证,是指在安静的状态下,如静坐静卧、睡眠等时,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出汗过多,或大汗淋漓不止为主的一种证候.常用的临床偏方、主方、验要如下: [方一] 浮小麦30克(装干净小布袋内),羊肚50克(洗净切块)。 将2者加水适量,慢火煮至...
...部位及大小不同可出现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甚至排便困难等。(二)辨证分型按中医理论为指导,对于本病的辨证大致分为两大类,实者为肝郁,即肝气郁结,血行受阻,久成症瘕;虚者为气虚,即气虚运血无力,而致血行瘀阻,久成症瘕。1.气滞血瘀型:除一般...
...遂告愈。1979年5月17日随访,患者说:经范老治愈后,一直未再犯病。去年11月,驱车万里,远至东北,至今头项再无不适之感。【辨证】本例头痛项强,舌淡红润,苔薄白滑,脉浮,显系太阳痉病。虽病已年余,但无里证,无传经之候,病仍属太阳经证。初诊...
...白微腻,脉浮紧数。此为太阳证历节病。法宜驱风解热,化湿散寒,以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主之。处方桂枝12克 赤芍12克 知母12克 麻黄10克 生姜10克 白术15克 甘草6克 防风12克 苡仁20克 三剂【辨证】本例劳动中大汗出,风寒湿邪留注...
...“证素”即辨证的基本要素。证素是经过对证候(症状、体征等病理信息)的辨识而确定的病位和病性,证素是辨证时的基本诊断单元,是构成证名的基本要素。证素辨证体系具有诸多特点和优势。以证素辨别为核心的辨证体系,抓住了辨证的关键。痫病病位在脑,与心...
...按太阳证偏头痛论治,两诊而愈。【初诊】12月18日。近日来疼痛加剧,痛甚时脸肿发亮,眼不能睁,夜不能眠,坐卧不宁,生活无法自理。微恶寒,无汗,舌质淡红,苔淡黄润夹白,根稍厚腻。此为太阳伤寒表实证偏头痛,风寒挟湿侵袭,无从达泄,法宜解表开闭,...
...□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辨证体系的作用,就是为了便于指导临床诊治实践,伤寒与温病融合之后的热病辨证,已经无法回归到《内经》的水平,因为其体系无法容纳后世外感热病学说的丰富内容,所以必须开放体系,容纳古今、未来关于外感病证治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