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浴5min。反应完成,加入酵母tRNA10μg。分别测定参入和游离放射性计数,参入率为97.4%。标记DNA探针经醋酸钠酒精沉淀回收。将沉淀溶于10mmol/l Tris—HCl 、EDTA(pH8.0)100μl。用PCR方法标记的...
...常用的探针标记法是缺口平移法(nicktranslation),其原理如图13-1。首先用适当浓度的DNA酶Ⅰ(DNAseⅠ)在探针DNA双链上造成缺口,然后再借助于DNA聚合酶Ⅰ(DNa poly merasⅠ)的5’→3’的外切酶活性,...
...放射性探针的灵敏度高。放射性探针的实际灵敏度不依赖于所采用的标记方法,如随机引物延伸法往往得到比缺口平移法更高的比活性。在检测单拷贝基因序列时,应选用标记效率高、显示灵敏的探针标记方法。在对灵敏要求不高时,可采用保存时间长的生物素探针技术和...
...应用领域逐渐扩大并在两个主要进行了技术法的改进。一方面是应用一系列放大手段增强检测的灵敏度(详见二十二章 ),另一方面是提高其分辨率,即向电镜水平发展。Jacob(1971)首先用3H标记的核酸RNA探针与DNA杂交并在电镜水平显示获得成功,...
...免疫细胞化学又称免疫组织化学、其主要原理是用标记的抗体(或抗原)对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或抗体)进行定性、定位或定量检测,经过组织化学的呈色反应之后,用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观察。凡是能作抗原、半抗原的物质,如蛋白质、多肽、核酸...
...自1969年以来,我们高兴的看到原位杂交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已从分子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发展成为生命科学的有效的研究方法。在原位杂交免疫细胞化学发展过程中两个关键性的突破是核酸探针制备的标记物的改进。核酸探针由克隆的核酸探针发展到无克隆的合成的...
...DNA重组技术中对核酸的“精雕细刻”主要用酶作为工具。分子生物学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酶,许多都用作工具,表20-列出最常用的几种工具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endonuclease)在重组DNA技术中有重要地位,在此较详细...
...cDNA。也可用来标记cDNA作为放射性的分子探针。(四)核酸外切酶大肠杆菌核酸外切酶Ⅲ(exonucleaseⅢ)是从带3’-OH末端的双链DNA,按3’→5’方向切除5’单核苷酸:大肠杆菌核酸外切酶Ⅶ则是从单链DNA的3’端和5’端切除...
...免疫细胞化学又称免疫组织化学、其主要原理是用标记的抗体(或抗原)对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或抗体)进行定性、定位或定量检测,经过组织化学的呈色反应之后,用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观察。凡是能作抗原、半抗原的物质,如蛋白质、多肽、核酸...
...(1)切片在含有25~50μg/ml生物素标记抗体(PBS液稀释)中孵育1h,室温。(2)PBS洗2次,每次5min。(3)用20~50μg/ml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生物素液孵育90min,水洗。(4)酶呈色反应。BRAB法和LAB示是...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