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在生理上密切联系,不仅存在着相关性,而且具有相对特异性,这为耳针法诊治疾病提供了客观依据。2.耳与经络的关系内经中所记述的经脉循行分布,说明耳与经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的耳穴经络感传实验,也表示耳与经络的相关性。在手足六阳经经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11-1.html

耳穴诊治的理论基础是经络学说_【中医宝典】

...摘要:由于受P·诺吉尔胚胎倒影的耳穴图的影响,有的耳穴工作者将生物全息作为耳穴诊治的理论基础。但生物全息无法解释许多有效治疗点,它束缚了人们的思维,影响了耳穴诊治发展。黄帝内经中有"耳为宗脉之所聚"的记述。 尉迟静通过对超感型经络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60.html

腧穴应激与经络应激_【中医宝典】

...,经络(指感传经络)是潜在的和显性的知觉延伸的线路。根据这种认识,笔者对腧穴、感传现象以及内经等古代文献和现代文献中所记载的经络循行的差异等问题进行了解释。④腧穴和经络现象是古代中医学发现的一种应激形式,并且在这一发现的基础上发明了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18.html

经络学说的应用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一、阐释病理变化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经络有运行气血,感应传导的作用。所以在发生病变时,经络就可能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人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人舍于脏腑也”(素问·皮部论)。经络是外邪从皮毛...

http://qihuangzhishu.com/44/90.htm

经络的概念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道。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络”名词的出现较“脉”为晚,经络是对脉的进一步演绎。李梴医学入门·经络说:“经者,径也。径直者为经,经之支派旁出者为络。”...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872.html

背_经络全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冲脉(灵枢曰∶冲脉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又总属五脏(灵枢曰∶五脏之俞,出于背者,胸中大俞,在杼骨之端,肺俞在三椎之间,心俞在五椎之间,膈俞在七椎之间,肝俞在九椎之间,脾俞在十一椎之间,肾俞在十四椎之间,皆挟脊相去三寸取。...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luoquanshu/729-6-47.html

经络的发现与研究评析_【中医宝典】

...中医药学刊文/李康清 张瑜 经络学说,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医学基本理论。它宏观对应于天地,微观超出人类观察能力,现代科技的手段对它的探索也是步履蹒跚。虽然艰难,它完全不同于现代医学的玄妙理论,神奇效果,激励着科学家进行不懈的努力。 1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22.html

躯壳经络脏腑论_医学源流论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传,所谓躯壳之病也。故识病之人,当直指其病在何脏何腑,何筋何骨,何经何络,或传或不传,传以何经始,以何经终。其言历历可验,则医之明者矣。今人不问何病,廖举一经以借口,以见其颇识内经,实与内经全然不解也。至治之难易,则在经络易治,在...

http://qihuangzhishu.com/160/5.htm

经络辩证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之处,出现各种异常反应,如麻木、酸胀、疼痛,对冷热等刺激的敏感度异常,或皮肤色泽改变,或见脱屑、结节等。例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胁下,少腹、肩背,便是该脏经络循行之处。正由于经络系统...

http://qihuangzhishu.com/92/73.htm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临床应用_针灸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一)生理功能1.沟通内外,联系肢体经络具有联络脏腑和肢体的作用。如灵枢·海论篇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指出了经络能沟通表里、联络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运行气血,营养周身经络具有运行...

http://qihuangzhishu.com/93/5.htm

共找到482,73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