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法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体,刺手持柄,同时捻转下压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肤柔软的腹部。 2.手法粗进针后,一般即有较强的感觉。若需强刺激可提插6~7次,针刺后有放电感者效果最佳,但对儿童不宜提插过多。如用于肌肉萎缩病人,可用卷肌提插,即针刺入后,体向一个方向...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121.html

皮内(皮下埋)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的一种。其方法是用长约一寸左右消毒短毫针或揿;倾斜刺(横刺)入皮下(柄外露)后,再以胶布固定,在局部不痛及不影响患者肢体活动的条件下将在皮下置留一至七天。此法多用于治疗慢性或疼痛性疾病。...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783.htm

捻针()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手法之一,就是将进行左右反复捻转的方法。捻针在进针、出和手法操作方面都可以使用。...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778.htm

_《女科宝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坠于下,行动不便者,用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味。黄芪 甘草 人参 当归 橘皮 升麻 柴胡 白术 菟丝子 山茱萸 复盆子 棉花根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五至十剂。㈤ 针炙⑴ 艾条炙两侧至阴穴,每次十分钟,每日两次,炙后立即作膝胸卧位十分钟...

http://zhongyibaodian.com/nvkebaojian/1089-10-0.html

[针灸]三棱疗法_中医针灸技术_【中医宝典】

...「概述」 三棱疗法是用特制的三棱形不锈钢,刺破穴位或浅表血络,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本疗法由古代砭石刺络发展而来。传说最初使用砭石治病的是伏羲氏,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中提到伏羲氏“尝百草而制九针”。《内经》所记载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462.html

呼吸补泻_《普济方·针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补泻者。言呼吸出内以为其。补之时。从卫取气也。取者。言其有也。素问曰。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弩之。爪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呼尽内。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贵宾。不知日暮。其气以至。适而自获。候吸引。...

http://zhongyibaodian.com/pujifangzhenjiu/601-6-30.html

针刺补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治疗中,为了达到补虚泻实的治疗目的而使用的各种针法。一般分补法和泻法两类。自《内经》以来,历代针灸文献中都有记述。如《灵枢》以“微旋”、“出按之”为补;“切而之”、“摇大其穴”为泻。又如《金针赋》则提出“慢提紧按”为补,“紧提慢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351.htm

男女子母补泻二百二十_《针灸神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补泻还从补泻知,从头一一尽须根据,左行三次方补,右转三遭泻不亏,三次三遭根据使,三移三自然可,三三如九根据方数,妙法神针号指微。...

http://qihuangzhishu.com/791/244.htm

解篇第五十四_《素问》

...气多少也。若无若有者,疾不可知也。察后与先者,知病先后也。为虚与实者,工勿失其。若得若失者,离其也。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者,为其各有所宜也。补写之时者,与气开阖相合也。九针之名,各不同形者,穷其所当补写也。 刺实须其虚者,留阴气隆至,...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396.html

疗法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后局部稍加揉按。 (2)泻法:将重压在经脉及穴位上,动作宜快,待病人感觉疼痛或酸胀感向上下扩散时,迅速取。 2.火缇针法以火烧灼加温针尖,根据需要烧针至白亮、通亮、微红三种温度,用速刺或慢烙熨刺,烧灼、烙熨病变组织,并可有即刻止血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11.html

共找到123,10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