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离合机制_思考中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以上我们讨论了三阴三阳引入厥阴、阳明意义,三阴三阳建立起来后,中医基本模型便随之确定。所以,到了素问第六篇,就专门有一个“阴阳离合论”。怎么叫“阴阳离合”呢?首先从“合”角度讲,合就是从综合来看,从总体来看,它谈是很基本...

http://zhongyibaodian.com/sikaozhongyi530/145-5-2.html

太阴病提纲_思考中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不仅仅是肝肾损害问题,而是要折寿问题。中医治病是以偏救弊,用寒去治热,用热去治寒。热者寒之,前提是真正有热,你才用寒。如果没有热,你也用寒,那结果会怎样呢?这就是内经“久而气增,夭之由也”。所以,诸位能说中医没有副作用吗?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sikaozhongyi530/145-10-2.html

三种文化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有可能学好中医。而宋代林亿、高保衡亦持如是观点。他们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中言:“奈何以至精至微之道,传之以至下至浅之人,其不废绝,为已幸矣。”现在情况就是这样,高素质人对中医不屑一顾,低素质人,压根儿又学不好中医,所以,其不废绝...

http://qihuangzhishu.com/145/25.htm

不是守旧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内经伤寒这些著作,完全是为了“演其所知”。演是什么意思呢?演就是推演、扩大、发展、延续意思。能够把我们那点局限知识发展、拓宽开来,能够发扬光大它,这个东西就是经旨。只有真正地把握传统,才能真正把握现代。现在我们老说中医要创新才有...

http://qihuangzhishu.com/145/27.htm

现代管理应当让中医活起来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如此发展下去,用不了多长时间,中医药特色将尽失,将成为“有名无实中医”!他们担心不是没有根据,笔者自20世纪90年代参与创建并主管中医病区以来,就和老前辈们有此同感,也时时在思考着这个问题。笔者认为,“中医越发展越失去自身特色”问题...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956.html

恶寒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即应考虑从表治之,从太阳治之。乙、强调主观感受前面我们开题时候强调经典要三义并重,特别这个字义你要小心,不能马虎。像这里“恶寒”,寒一配上恶,意义就非常特殊。恶是什么呢?恶是讲心喜恶,是主观上一种感受。你厌恶某某人、某某事,一分钟...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03.htm

医者两个层次_思考中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陈存仁编辑有一套日本人写很著名丛书,叫做皇汉医学皇汉医学里讲到一个“医诫十则”,就是做医生很需要注意十个问题。十诫中有一诫我印象最深,记得这是师父十多年前给我讲。先师给我讲许多问题都已经忘记,可是这一诫我记忆犹新,...

http://zhongyibaodian.com/sikaozhongyi530/145-6-1.html

中医药摆脱尴尬不能急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意大利欧联时报5月17日发表署名评论文章说,中医药行业摆脱在海外尴尬处境,不仅是所有华人美好愿望,更需要积极而有效手段。中医药行业是中华民族瑰宝,华人有责任尊重和珍视这一宝贵财富,更有责任为其发扬光大而付诸努力。 评论原文...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054.html

直觉与工具重要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经典深广内涵呢?别无他法,惟有从文字开始。了解文字就要借重工具。所以,学习中医经典要有像样工具书,光是新华字典还不够。古人云:文以载道。我们要明白道,当然就要首先知晓文。所以,康熙字典始终是案头翻动最多一部书。翻弄多了,对文字你...

http://qihuangzhishu.com/145/35.htm

篇题讲解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相结合,要辨病加上辨证。对于持这样一个看法人,我常常说他们根本没有读过伤寒论,不能算是中医说的话。你读过伤寒论你就知道,中医怎么不辨病呢?中医首先是辨病然后才是辨证。辨病是首位,辨证是次位。你不首先确定是太阳病,你怎么去进一步肯定...

http://qihuangzhishu.com/145/79.htm

共找到1,097,53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