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督俞二穴。气海俞二穴。关元俞二穴)大杼二穴 在项后第一椎下两旁。相去各寸半陷中。针五分。可灸七壮(甲乙经同)。明堂经云。禁灸。下经云。灸五壮(素问同。难 骨会大杼。骨病治此)。铜人经云。甲乙经足太阳手少阳之会。疗疟。颈项强痛。不可俯仰...
...有膝关穴节动、静脉网;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腓总神经关节支。 【主治疾病】 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脚气。 【人体穴位配伍】 配阳陵泉穴、足三里穴治膝痛。 【刺灸法】 向后内斜刺0.5~1寸。 【别名】外膝眼穴。 【穴义】胃经经水由此经过并...
...内.中节.是穴.用三棱针.出血治小儿猢狲劳等证.(大成)神授 牙痈.灸神授二七壮.随人大指上.直去骨罅处.起用患人手一跨.(痈疽神秘手心 犬痫之为病.手足拳挛.灸两手心.一壮.(千金)灸黄.手心中七壮.(千翼)疗卒死.令人痛.爪其人人中.取...
...针灸选穴法之一。指在病变局部选取穴位治疗的方法。是《内经》中“以痛为输”、“随而调之”等选穴原则的运用。如额痛取印堂、攒竹等穴,胃痛取中脘、梁门等穴,膝痛取膝眼穴等。适用于体表各部的局部病变,对内脏和深部疾患亦有一定的疗效。...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天池、悬浆、垂浆。属任脉。手、足阳明,督脉,任脉之会。在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布有面神经分支和下唇动、静脉的分支。主治口眼斜,面肿,龈肿,齿痛,流涎,癫狂,及口腔溃疡,三叉神经痛等。斜刺0.2-0.3...
...后溪,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手太阳小肠经。输(木)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督脉。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布有尺神经手背支,指背动、静脉及手背静脉网。主治头痛项强,落枕,目赤肿痛,耳聋,耳鸣,鼻衄,...
...治脑旋(资生经)。穴强间治头旋脑痛。头风。脑重目如脱。项如拔。项强痛罔顾。穴天柱治脑风疼不可忍。穴玉枕治脑风头痛恶风寒。穴承灵治脑风头痛不可忍。目瞑心悸。发即为癫风。引目眇。穴脑空治脑风头痛。穴上廉治脑两角强痛。穴率谷疗头风脑疼。穴哑门疗...
...定位:位于手无名指掌侧,近侧指节横纹之中央点。左右手各1穴。(按:另说食指螺纹面)主治病症:头痛,胸胁痛,胆道蛔虫症,胰腺炎,小儿惊风,烦躁不安。备考:《推拿三字经》:“肝穴在食指端,为将军之官,可平不可补,补肾即补肝。”另据《按摩经》...
...隐白主治心脾痛,筑宾能医气疝疼,照海穴治夜发□,兼疗消渴便不通。注:●隐白穴,主治心脾疼痛。针一分,灸三壮。●筑宾穴,主治气疝。针三分,灸五壮。●照海穴,主治夜发□证,及消渴大便闭。针三分,灸三壮。□大都主治温热病,伤寒厥逆呕闷烦,胎产百...
...适用。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阳气不足而脉陷不起的用灸法。 针刺、按摩列缺穴可治疗头面部疾病:如头痛、偏头痛、颜面神经痉挛及麻痹、咽喉炎、牙关紧闭、齿痛等头面部疾病。按摩列缺穴还有助于治疗手肘、腕无力及疼痛、半身不遂等。另外,按摩列缺穴可治疗...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