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篇_【中医宝典】

...寸口位于手腕桡骨茎突内侧一段动脉(桡动脉),古代又称“气口”或“脉口”。历代医家在此部位切按动脉搏形象,以推测人体生理、病理状况,是中医诊察病证方法之一。 寸口脉象为什么能反映五脏六腑病变?《素问·五脏别论》说,“胃为水谷之海,...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81.html

诊脉止投数疏数死期年月_《备急千金要方》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脉一动一止,二日死。(一《经》云∶一日死。) 脉二动一止,三日死。 脉三一止,四日死,或五日死。 脉四一止,六日死。 脉五一止,七日死,或五日死。 脉六一止,八日死。脉七一止,九日死。 脉八一止,十日死。 脉九一止,九日死。...

http://qihuangzhishu.com/221/1747.htm

自序_《诊脉三十二辨》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大略也.自二辨至七辨.宗伯仁之六脉.而着其所统共得二十九脉.每脉各注.其阴阳.肖其形象.如芤牢革之最难明者.皆有确义可寻.自八辨至十二辨.则详叙十二经源流.不特尽脉所经行之处.与诊脉之法.如辨肺经.则肺之体.肺之用.肺之性情.肺所受六淫...

http://qihuangzhishu.com/248/2.htm

诊脉大法_《医学真传》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人身十二经脉,交通有道,循行有次,气统于先,血附于内,流行还转,昼夜不停。而医家诊脉,以左右两手,分寸、关、尺三部,医以三指候之,以医之一呼一吸,候病者之脉。其脉应指而,一动谓之一至,一呼一吸之间,其脉若四至以上,或五至以下,不数不迟,...

http://qihuangzhishu.com/858/46.htm

前庭大腺囊肿预防方法主要包括哪些_【妇科宝典】

...认识前庭大腺囊肿什么症状,及早发现治疗病症,也是有效预防前庭大腺囊肿重要方面。 2、要做到用专用面盆坐浴及阴道给药,高温消毒洗下身和洗脚毛巾,内裤独立清洗并在阳光下曝晒,阴部隐痛不日可解。 上述前庭大腺囊肿预防方法是经过实践检验效果...

http://jb39.com/fk/18461.html

舌诊与脉诊发展时间差别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内经》有关脉诊内容非常丰富,无论是对诊脉方法、脉名、正常脉、病脉以及死脉认识,都达到了一定水平。如诊脉方法有“三部九候法”、“人迎脉口诊法”、“尺寸诊法”、“寸口诊法”等等。 舌诊与脉诊虽然最早都见于《内经》但从内容和重视程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5.html

领悟静中之_【中医宝典】

...,摇头摆尾,那像个什么样子!不知可有方法能够控制? 答:只要你功夫做得合法,肺部呼吸顺其自然,身体运动听其自然,等于做柔软体操样,那就没有妨碍,时间过长,自然会停止。你若不耐烦,要它半途停止,也可以办得到,功夫不做,精神不集中,再加少许...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8036.html

诊脉传心诀_《医学传心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分出虚、实、洪、弱等十种脉象。这种以纲带目,从简到繁,先易后难诊脉方法,使初学人容易掌握。作者对诸脉脉象形容不够全面,间或有与历代脉学说法不尽符合处,但因作者已经申明“此言不出古人书,是我传心之秘识”,故未修改。读者可参阅其它脉学,结合...

http://qihuangzhishu.com/142/4.htm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全诗赏析【古诗名句大全】

...出自:宋辽金郑思肖《画菊》类型:抒情 植物原文如下: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http://wenxue360.com/mingju/1913.html

眼危象_眼危象原因、眼危象怎么办_查症状_【疾病大全】

...眼痉挛亦名眼痉挛,乃眼外肌发生强直痉挛,造成双眼固定偏斜某方向,可持续数秒至数小时,最常见者为固定上视。是肌张力障碍一种类型。...

http://jb39.com/zhengzhuang/DongYanWeiXiang337142.htm

共找到881,84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