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诊著作。一卷。清末刘恒瑞撰。本书论述舌苔原理、看舌八法,在病理舌苔中着重阐论黄、白、黑苔,对其所主疾病病机予以剖析。内容比较简要。初刊于《医学扶轮报》,现存《中国医学大成》本。1949年后与《临床验舌法》合刊出版。...
...脉证并治”,《金匮要略方论》以“X×病脉证并治”为每篇命题,说明仲景的诊疾论病是以脉、证、治三者相结合,每条原文即包括有病因、症状、脉象、辨证及治法,即以脉象与症状相联系,从脉象和症状进行辨证,而判断病情,诊断和治疗,因此,仲景脉法的特点,...
...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五官先生鼻.五脏先成精.精乃一身之本.头为五体之尊.是以雷公问道.黄帝传经.五色独决于明堂.四诊先观其天牝.盖鼻者.形之始也.气之门户也.呼吸之间.通乎天地.贯乎经络.五脏六腑.无不毕达.四体百骸....
...高祖定汉,与群臣约,自非刘氏不得王,非有武功不得侯〔二〕。孝文皇帝始封外祖〔三〕,因为典式,行之至今。孝武皇帝封爵丞相,以褒有德,后亦承之〔四〕,建武乃绝。 〔一〕○铎按:叙录云:“将修太平,必媚此法”,“式”即“法”也。此篇述封建遗法有...
...□□疾,□外□□□□□□□□□(事)得于内,而得举于外。八正不失,则与天地总矣。天执一明(三定)二,建八正,行七法,然后□□□□□□之中无不□□矣。岐()行喙息,扇蜚(飞)()动。无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不失其常者。天之一也。地执一以明三...
...妇人闭经,尺脉虚细涩者,多为精血亏少的虚闭;尺脉弦涩者,多为气滞血瘀的实闭;脉象弦滑者,多为痰湿阻于胞宫。 妇人有经、孕、产育等特殊的生理活动和病变,有关这方面的脉诊简要叙述于下。 1、诊月经脉 妇人左关、尺脉忽洪大于右手,口不苦,身不热...
...无序,故难以诊察。因此,小儿科诊病注重辨形色、审苗窍。后世医家有一指总候三部的方法,是诊小儿脉的主要方法。 一指总候三部的诊脉法简称“一指定三关”。操作方法是:用左手握住小儿的手,对三岁以下的小儿,可用右手大拇指按于小儿掌后高骨部脉上,不分...
...寸口诊法则是取桡动脉脉搏,因此脉诊即诊动脉,如《素问·三部九候论》:“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从现代医学角度看中医诊脉部位都是动脉位置浅表可以触到搏动的部位,桡动脉则是最主要的,后世脉法即以桡动脉做为...
...诊病之法,无过于望、闻、问、切,所谓四诊也。此四字无人不知,果得其法,病无不治。而医多差误者,口能言之,而心不能得,手不能应也。其中奥妙,本难尽言,然初学诊病,果能得其大略,临症留心,久之纯熟,自然触手成春。第一曰望。望者,望其色也。凡人...
...中医古时络脉诊查部位比较广泛,凡浅表络脉显露者皆属之,遍身络诊包括鱼际络诊、指络诊、舌下络诊、指甲络诊及耳廓络诊等,通过浅表络脉的络色及络形的变化可以预测疾病的状况。络诊在《内经》中早有应用,通过络色的变化预测寒热虚实。如《素问·经络论》...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