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泻火而益脾;粳米清肺而补胃。这是一张泻肺而不伤气、清热而不寒中的方子。故李时珍谓:“此泻肺诸方之准绳也。”对于肺虚热本方是否适用,钱乙谓: “虚热,少服泻白散”(《小儿药证直诀·肺病虚实证治》)。后世医家亦认为本方不仅可以治疗肺实热证,亦...
...论泻疾证候 暴泻水泻,此二证秋、夏间多有之,皆因饮食所伤,及食生冷之物,暴泻不住,须用仔细询问。若噫气吞酸,干呕气臭者,此是伤食也,可先与感应丸一、二服,次与理中丸、人参豆蔻散、守中金丸、来复丹、温胃丸(以上药性皆温),甚者与附子理中丸、...
...治胆痹口苦。柴胡(一钱) 黄芩(七分) 人参 黄连 天冬 麦冬 山栀 生甘草 龙胆草 知母(各五分) 五味子(七粒) 水煎服。...
...,目急发逆,口秽肢细,是病在肝也。如白晴多而颐 白,肌粟毛焦,时咳飧泄者,是病在肺也。如肢软色黧,齿迟睛白,气短神薄者,是病在肾也。至于大病后而失音不语者,非肾虚不能上接清阳,即清阳之气自病也。补心菖蒲丸治心虚语迟。人参(五钱) 石菖蒲(二...
...之,凉之者泻之也。神仙二妙散治小儿脑冷。硫黄 黄丹(炒) 川白芷(各等分)为细末,用少许,吹鼻中十余次,即透顶散治小儿脑热。川芎末 薄荷末 朴硝(各等分)研匀,用少许吹鼻中。...
...刺法用语。与泻圆补方不同,系指针刺必须候气血的盛衰。《素问·八正神明论》:“泻必用方,方者,以气方盛也,以月方满也,以日方温也,以身方定也,以息方吸而内(纳)针,乃复候其方吸而转针,乃复候其方呼而徐引针,故曰泻必用方,其气乃行焉。补必用员...
...小儿脾虚泄泻,多因脾不健运,故每逢食后作泻,腹满不渴,精神短少,面黄懒食,肌肉消瘦,古法主参苓白术散(方见脾疳)。〔真按〕小儿脾虚泄泻,最防转为慢惊,方用扁豆衣钱半,炒白术钱半,结猪苓钱半,炒泽泻钱半,吉林参须五分,云茯苓二钱,炒枳壳五分...
...川芎 柴胡 使君子(去壳) 甘草干蟾(煨,各五钱) 五谷虫(一两) 为末,蜜丸如弹,米汤下。香蔻饮治疳泻。黄连 诃子(煨去壳) 木香 缩砂(炒) 茯苓 生肉豆蔻 姜水煎服。杰圣丸治小儿疳病通用。芦荟 五灵脂 好夜明砂(焙) 砂仁 陈皮 青皮 ...
...作者:江涵暾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钟序 自序 例论 卷一 诊脉歌 望舌色 望闻问切论 表里虚实寒热辨 内伤外感杂治说 伤寒论治 虚劳论治 疫痢疟肿论治 附列诸方 卷二\脏腑证治 心部(手少阴属脏) 肝部(足厥阴属脏)...
...作者:江涵暾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钟序 自序 例论 卷一 诊脉歌 望舌色 望闻问切论 表里虚实寒热辨 内伤外感杂治说 伤寒论治 虚劳论治 疫痢疟肿论治 附列诸方 卷二\脏腑证治 心部(手少阴属脏) 肝部(足厥阴属脏)...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