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问岐伯曰∶凡人中风,半身不遂,如何灸之?岐伯答曰∶凡人未中风时,一两月前,或三五个月前,非时,足胫上忽发酸重顽痹,良久方解,此乃将中风之候也。便须急灸三里穴与绝骨穴,四处各三壮。后用葱、薄荷、桃、柳叶四味煎汤,淋洗灸疮,令驱逐风气于...
...灸法:采用艾炷瘢痕灸法,将约0.7厘米高的艾炷直接施在穴位上,点燃施灸,如果感觉到疼痛,可用手轻轻拍打穴位旁边。每穴灸7~9壮,灸完后,用小膏药贴在施灸部位,直到灸疮愈合为止。(佳愉) ...
...点好穴位,作好标记;先涂大蒜汁,将艾炷置穴上,点燃施灸,灸5~7壮。灸后贴清水膏或消毒纱布。化脓时,每日换膏药1~2次,灸疮约4~6周愈合。 【主治病症】 脑疽、肠痈、牙痈、四肢远端部位的一切痈疽疔疮等。近来有人用治脉管炎也取得一定疗效。 ...
...发展阶段是经验医学阶段。 二、“循证论治”概念的提出和实施 中医现代化的进程中,证的规范化研究和证本质的研究(尤其是前者)无疑应是重要突破口,然而进展不大,如何借助循证医学的方法寻求这方面的突破仍是一大难点。那么能否先易后难,先重点开展一些...
...薄饼铺独蒜切去两头.取中间半寸浓.正安于疮上.着艾灸十四壮.多至四十九壮.又曰.灸而不痛.痛而后止其灸.灸而不痛者.先及其 .所以不痛.而后及良肉.所以痛也.灸而痛.不痛而后止其灸.灸而痛者.先及其未 .所以痛.次及将 .所以不痛也.刘氏曰...
...疮勿痛者毒盛,灸来到也,不妨再灸,轻三次,重三四次。忌房事、气恼、发物。灸癣日中时,灸病处影上三炷,灸之咒日:癣中虫毛戎戎,若欲治待日中。又法八月八日,日出时,令病人正向东面户内长跪,平举两手,持胸两边,取肩头小垂际骨宛宛中灸之,两火俱下,...
...作者:不详 朝代:唐代 序 卷上 定尺寸法 点灸法 下火法 用火法 候天色法 定灸多少法 定发际法 发灸疮法 淋洗灸疮法 贴灸疮法 人神所在不宜针灸 每月忌日不宜针灸出血 十二部人神不宜灸 十二时忌不宜灸 十二部年人神不宜灸 九部旁通人神...
...风门,是督脉、足太阳之会穴。主一切风症,有宣肺解表、通络祛风、调理气机的作用,对预防感冒、高血压所致中风,以及痈疽等有较好的效果。 风门,是督脉、足太阳之会穴。《类经图翼》曾载:“此穴能泻一身热气,常灸之永无痈疽疮疥等患。”主一切风症,有...
...李氏云∶治疽之法,灼艾之功胜于用药,盖使毒瓦斯外泄。譬诸盗入人家,当开户逐之。不然,则入室为害矣。凡疮初发一二日,须用大颗独蒜切片三分浓,贴疽顶,以艾隔蒜灸之,每三壮易蒜,痛者灸令不痛,不痛者灸之令痛,疮溃则贴神异膏。如此则疮不开大,肉不...
...十灸十活,三日四日六七活,五六日三四活,过七日则不可救矣。若有十数头,作一处生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饼铺头上,聚艾于蒜饼上烧之,亦能活也。若背上初发,赤肿一片,中间有一片黄粟米头子,便用独蒜,切去两头,取中间半寸浓薄,正安于疮上,着艾灸...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