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准望取之。论曰∶昔秦缓不救晋侯之疾,以在膏之下,肓之上,针药所不及,即此穴也。孙真人笑,不能求得此穴,所以宿 难遣,若能用心得而灸之,无疾不愈矣。明载于此,学人仔细详审,根据法取之,无不得其真穴也。一法,医者先自坐,以目平正,却于壁上,以...
...用细铜针穿药线,右手持针插入漏管内,左手执粗骨针(要圆秃,头镌深长槽一条,以便引针)。插入肛门内,钓出针头,与药线打一抽箍结,逐渐抽紧,加钮扣系药线梢,坠之七日管豁开,掺生肌药一月,收口。如虚人,不可挂线,易成痨不治。...
...恶风,祛风邪,除旧生新,如疮口冷滞不收者,浓煎北艾汤洗,烧松香兔毛熏之,淋洗之药,可与铁箍散并行同功。李东垣曰∶夫 法者,宣通行表,发散邪气,使疮内消也。盖汤水有荡涤之功。古人有论,疮肿初生一二日不退,即须用汤水淋射之。其在四肢者, 渍之;其...
...作者:? 朝代:? 年份:? 孙真人《千金方》论 王唯一《明堂铜人灸经》 量同身寸法第一 正坐伸臂法第二 揣骨定穴高下法第三 定穴相去远近法第四 钩股按穴取平法第五 参验求穴法第六 坐点坐灸法第七 石用之取穴别法第八 叶潘等取穴别法第九 ...
...治病之法,自当欲其速愈。世之论者,皆以为治早而药中病,则愈速,治缓而药不中病,则愈迟;此常民。然亦有不论治之迟早,而愈期有一定者。《内经》脏气法时论云∶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其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
...韭汁去瘀血以治前症。由此观之,症在危疑之际,古人恒以涌剂,尽其神化莫测之用,况于显然易见者乎!则近世医者,每将此法置之高阁,亦似汗下之外,并无吐法,以致病中常有自呕、自吐而为顺症者,见者惊,闻者骇,医家亦不论虚实而亟亟止之,反成坏病,害人多...
...作者:何廉臣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绪言 第一卷 温热总论 论温热四时皆有(添加) 论温热五种辨法 论温热与风寒各异 论温热伏气与新感不同(添加) 论温热即是伏火(添加) 论湿火之症治 论燥火之症治 论温热本症疗法(...
...乳孩,随母身边,夜卧鼻孔之气,易使吹入乳房,则乳内窍孔壅闭,乳汁不通,肿硬作痛。一乳形有七瓤,后多串肿,溃脓延绵。凡乳有病,其汁多苦,孩不肯吮,须倩大人吮五六日,乳汁一通,方可收口。...
...膏肓 穴,无所不治,主羸瘦虚损,梦中失精,上气咳逆,狂惑忘误。取穴法∶令人正坐,曲脊伸两手,以臂着膝前,令正直手大指与膝头齐,以物支肘,勿令臂得动摇,从胛骨上角摸索全胛骨下头,其间当有四肋三间,灸中间。 根据胛骨之里肋间空处,去胛骨容侧指...
...成者;更有脾泻肾泄、元气下陷而成者;又有久痢气陷而成者,种种皆能成痔。而痔类甚多,有因其形而名者;有因其部位前后左右内外而名者;既溃之后,每每多成漏管,不能收口者。非内服外洗,纯用苦寒,致令脾元日损,肌肉难生,即系医家妄用刀针,药线系扎,...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