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风脉证治_《伤寒杂》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风为百病之长,中于面,则下阳明,甚则入脾;中于项,则下太阳,甚则入肾;中于侧,则下少阳,甚则入肝;病变不一,慎毋失焉。风,头痛,多汗,恶风,腋下痛,不可转侧,脉浮弦而数,此风邪干肝也,小柴胡汤主之;若流于腑,则困苦,呕逆,腹胀,善太息,...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zabinglun512/103-3-11.html

卷中 水气脉证治第十四_《金匮要略》

...水气脉证治第十四:(七首 脉证五条 方八首) 师曰: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胕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246.html

黄帝内经·素问·奇译文

...所以不妨碍饮食,治疗时切不可用艾灸和针刺,必须逐渐地用导引法疏通气血,结合药物慢慢调治,若单靠药物也是不能治愈的。 黄帝说:人有身体髀部、大腿、小腿都肿胀,并且环绕肚脐周围疼痛,这是什么疾病呢? 岐伯说:名叫伏梁,这是由于风邪久留于体内...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829.html

黄帝内经·素问·奇译文

...所以不妨碍饮食,治疗时切不可用艾灸和针刺,必须逐渐地用导引法疏通气血,结合药物慢慢调治,若单靠药物也是不能治愈的。 黄帝说:人有身体髀部、大腿、小腿都肿胀,并且环绕肚脐周围疼痛,这是什么疾病呢? 岐伯说:名叫伏梁,这是由于风邪久留于体内...

http://www.wenxue360.com/guji-fanyi/829.html

张仲景与《伤寒杂》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自己写的序言里说道:“……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胎胪药录,平脉辨证,为伤寒杂,合十六卷……”。说明他是在继承了古代已有成就的理论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更有新的发展,才写成《伤寒杂》的。 东汉末年期间,社会上巫术治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53.html

_辨证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指伤寒一经的证候末癒,又出现另一经的证候。如太阳与阳明、太阳与少阳等。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bingbing-21.html

辨少阴脉证治_《伤寒杂》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少阴之为,脉微细,但欲寐也。少阴,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饮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

http://qihuangzhishu.com/103/257.htm

传经辩(八附合义)_《景岳全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便治太阳,但见少阴证,便治少阴,但见少阳、阳明证,便治少阳、阳明,此活法也。又有合之证。曰合病者,两经或三经齐病,不传者为合病者,一经先未尽,又过一经者,为。所以有太阳阳明合,有太阳少阳合,有阳明少阳合,有三阳合...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yuequanshu/124-13-8.html

辨太阳脉证治中·伤寒论

...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太阳,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 太阳,外证未解者,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主之。 太阳,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脉浮,故知在外...

http://wenxue360.com/guji/3699.html

辨太阳脉证治中·伤寒论

...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太阳,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 太阳,外证未解者,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主之。 太阳,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脉浮,故知在外...

http://www.wenxue360.com/guji/3699.html

共找到317,89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