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事之秋养护收藏_【中医宝典】

...□ 孙淑蓉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第二医院 立秋后,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气候也由热转凉,进入消阴长的过渡阶段。应特别注意养护收藏保养原则,调养秋燥症状,预防小感冒,也要注意情绪放松小心忧郁。 虽然初秋湿热,但中秋后雨水渐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667.html

四神丸为五更肝泻之主方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泄泻﹑疝气。 主症发微 四神丸的主症为五更泻五更即十二时辰中寅卯时(凌晨3~5点),为鸡鸣至平旦之时。《素问·金匮真言》曰:鸡鸣至平旦,天之,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又曰:腹为,阴中之,肝也。《医略六书》曰:腹痛...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551.html

怎样理解中医心主阳气的理论?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来实现的。所以,《素问·六节脏象》说:心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素问·金匮真言》说:阳中之,心也。心属火。《素问·阴阳应象大》说:心为火脏。所谓夏气太阳 阳中之都是指心脏中存在着一种阳热之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64.html

冬病夏治 养防病_【中医宝典】

...□ 董瑞 北京康益德中西医结合医院 冬病夏治是指冬天易发生的疾病或冬天症状加重的疾病,在病情相对缓解的夏季进行调治补养以达到减缓发作乃至控制的一种特殊疗法。 冬病包括呼吸循环消化免疫等多种疾病,它的病机特点是阳气不足,夏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370.html

绍派伤寒有特色,俞氏底定通俗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名,传至根初则已十代余。俞氏幼承庭训,因其生性颖悟,加之谦逊好学,故弱冠即通《内》《难》,而于伤寒一门,则更显功夫。他首先研读仲景之书,继则考究方中行陶节庵张景岳吴又可诸家之说,并参合临床,融会贯通,乃深得其中要领,故凡病议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10.html

曹玲仙_五更年期综合征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治疗原则是调燮阴阳,调和营卫,药宜柔润,切忌刚燥,处方立法均须顾及脏腑阴阳的协调,善用张景岳的善补阳者,必于中求,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的理论,辨别脏腑阴阳盛衰,审证求因,审因论治,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caolingxian/564-4-5.html

丹溪景岳相火大意_《吴医汇讲》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丹溪有余,不足,所谓阳者,相火也。景岳驳之,谓有余,不足,而着相火以位之辨。各树旗帜,几如冰炭之不相入矣。尝举二者参之,丹溪大旨,本于周子主静立说,谓相火一动,则五志厥之火并煽,煎熬真,故东垣目为元气之贼。此相火二字,...

http://qihuangzhishu.com/750/42.htm

阳中之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阴阳学说内容之一。即阳性事物中再分阴。《素问·金匮真言》:日中至黄昏,天之,阳中之背为,阳中之,肺也。参阳中之阳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5/3058.htm

懂得 更知_【中医宝典】

...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中医禁忌是中医学研究之外的另一片天,同样为养生保健疾病防治和医疗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保障。 《实用中医禁忌学》为重庆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王辉武教授主编,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三篇,总论篇篇及附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287.html

蹻脉病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蹻脉经气异常出现的病证。《素问·缪刺》:邪客于足阳蹻之脉,令人目痛从内眦始。《难经·二十九难》:蹻为病,阴缓而阳急。《杂病源流犀烛·蹻脉病源流》:至其为病,蹻则阴缓而阳急。阳急则狂走,目不昧。...

http://qihuangzhishu.com/195/3116.htm

共找到716,64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