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纲证候关系之证候错杂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表证和里证在同一时期出现,称表里。 (一)表里 表证和里证在同一时期出现,称表里。出现的原因有两类:一类是外感,由表证发展至兼见里证;或外感未愈,复伤于饮食劳倦等。一类是内伤未愈而感外邪。 表里时,往往出现虚、实、...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329.html

表里俱寒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表里俱寒即内外俱寒,是表里的一种表现。 【表里俱寒】 即内外俱寒,是表里的一种表现。外感寒邪,内伤生冷寒滞之品,或平素脾胃虚寒外感风寒。表现为出现恶寒无汗,头痛身痛等表寒证,出现腹痛泄泻,四肢厥冷等里寒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800.html

与书结缘 指点群书——温长路教授书之悟_【中医宝典】

...长路教授就是这样的一个爱书之人。 温教授勤于笔耕在学界是出了名的,大大小小已有50多部著作问世。最近,书架上添了一本新书——书之悟,由学苑出版社2010年元月出版。本书是温教授近年来书评和书序的选集。全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吾说人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324.html

预防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预防,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内经称之为“治未病”。指出:“圣人下治已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可见古人早已认识到预防疾病,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意义。所谓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防变两个方面的...

http://qihuangzhishu.com/44/140.htm

_伤寒大白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仲景之痉于前,次述三公之论于后,则外感六淫,内伤致痉诸条皆全矣。余读伤寒论,见仲景以冬月伤寒立论,但榜及风湿、风温,而不及三时之寒热等金匮论,见以中湿、湿热、中 等症,次列于后。余今着伤寒大白,比例金匮论,先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dabai/682-11-14.html

伤寒论序_伤寒论

...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193.html

解毒润燥汤_【中医宝典】

... 1963年于南京中医专科学校毕业,后师从全国名中医傅宗翰习业。从事中医临床近40年,广集博采,勇于开拓,学验俱丰,擅治内科疑难病及自身兔疫性结缔组织。对疑难病的诊治,不泥传统,勤于探索,思路新颖,治法灵活,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诊治思路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636.html

方药中_一生沉潜方药中——纪念中医学家方药中九十诞辰暨方药中名家研究室落成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辨证论治七讲一书。他在研究总结内经机理论、吸纳历代辨证论治体系诸要素的基础上,对辨证论治的概念、内容、步骤和方法等作了全面系统论述,提出了辨证论治的新设计和新模式——“辨证论治五步法”。这五步是:第一步按脏腑经络辨“位”;第二步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fangyaozhong/1348-3-0.html

大剂量治危重症的新篇章——仝小林教授重剂起沉疴有感_【中医宝典】

...文献之中,临床缺乏剂量理论的指导;乱:临床剂量应用不尽一致,随意性较大;轻:药典及教科书一般以1两=3g换算经方剂量,临床医师多循此法。 正当此时,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教授及其同道编著的重剂起沉疴,于探索剂量的艰难征程中开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070.html

叶景华_医话:临床辨证分型刍议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蒌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加芍药三两……”每种疾病有一定的发展规律在,病变发展过程中外感热病的发展阶段性比较明显,内伤杂的发展也有一定的阶段性,但相对不显著。伤寒论这种阶段性的辨证分型方法,归纳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yejinghua/543-2-5.html

共找到589,06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