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禹锡曰︰按《南州异物志》云︰藿香出海边国,形如都梁,叶似水苏,可着衣服中。嵇含《南方草木状》云︰出交、九真、武平、兴古诸地,吏民自种之,榛生,五、六月采,晒干乃芬香。 颂曰︰藿香岭南多有之,人家亦多种。二月生苗,茎梗甚密,作丛,叶似桑而小薄,...

http://wenxue360.com/bcgm/archives/1970.html

中医治疗脏腑不调的中药方剂大全_【中医宝典】

...保童丸 鳖甲三棱丸 沉香苁蓉煎丸 大麻仁丸 大顺散 大玉柱丸 调脾饮 调脏丸 丁香丸 豆蔻汤 二圣丸 固阳丹 和气散 黄龙丸 化癖丸 火麻仁丸 藿香藿香解暑三白散 积气丸 积气圆 橘皮枳术丸 快活丸 万寿丸 方剂主治:脏腑不调 ...

http://zhongyaofangji.com/zhuzhi/zhangfubutiao.html

雨季易患疾病与养生建议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食物中毒。 四,儿童不宜吃过多的瓜果和冷饮。儿童的消化功能原本就较弱,如果再贪食冷饮或瓜果,会出现大便不成形、厌食、困乏等脾湿症状。 五,常备藿香正气水。如出现四肢沉重、嗜睡等现象,可适当服用藿香正气水,以抵御湿热的侵袭。如果因脾胃虚弱,出现...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856.html

经行流涎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经行流涎_查疾病_【疾病大全】

...(1)中成药 ①逍遥丸,每服6克,日服2次(适用于肝郁脾虚者)。 ②补中益气丸,每服6克,日服2次。 ③香砂养胃丸,每服6克,日服2次(上方适用于脾虚失敛者)。 ④藿香正气水,每服10毫升,日服2次(适用于湿浊盛者)。 (2)简便验方 ①...

http://jb39.com/jibing-zhiliao/JingHangLiuXian251364.htm

中成药治疗小儿厌食症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1~4小时可止呕。可温中健脾。 2.藿香正气水:吴茱萸适量,研为细末,用藿香正气水调为糊状,外敷肚脐处,再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1换,连续2~3天。亦可温中健脾。或取纱布一块,用藿香正气水浸透后取出外敷肚脐处,再用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1...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914.html

活用藿香正气散_【中医宝典】

...□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夏日炎炎,人们避暑纳凉,冷饮频进,暑热外感日见增多。医者皆以藿香正气散治之。确实藿香正气散对寒湿素蕴,及暑期新感外邪而出现寒热,胸脘胀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舌苔白腻,脉缓,或患湿热痢后热去湿存,呕恶不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142.html

专家告诫:免疫增强剂不是非典特效药必须慎用_【中医宝典】

...自从4月底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鼻剂和重组人ω干扰素喷鼻剂相继进入我国药品临床实验的消息传来,人们盼望使用这些非典特效药的心理日趋迫切,也有单位已较为广泛地给职工使用了胸腺肽等药物。近日,几位药学专家提示,干扰素、胸腺激素、人血免疫球蛋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3077.html

藿香散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小儿药证直诀》藿香散治脾胃虚有热,面赤,呕吐涎嗽,及转过度者。麦门冬(去心焙) 半夏曲 甘草(炙各半两) 藿香叶(一两)上为末,每服五分至一钱,水一盏半,煎七分,食前温服。学海案∶“聚珍本”有石膏半两。《博济方》藿香散安胎和气,利胸膈,...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huoxiangsan.html

藿香叶_中医药书籍汇集【中药材大全】

...《本草择要纲目》藿香叶【气味】辛微温无毒.浮而升.阳也.可升可降.入手足太阴经.【主治】风水毒肿.去恶气.止霍乱心腹痛.脾胃吐逆为要药.助胃气.开胃口.进饮食.温中快气.肺虚有寒.上焦壅热.饮酒口臭煎汤漱.芳香之气助脾胃.故藿香能止呕逆进...

http://zhongyaocai360.com/zhongyao/huoxiangye.html

藿香汤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备急千金要方》藿香汤治毒瓦斯吐下,腹胀逆害乳哺方。藿香(一两) 生姜(三两) 青竹茹 甘草(各半两)上四味 咀,以水二升,煮取八合,每服一合,日三,有热加升麻半两。治孩子霍乱已用立验方∶ 人参 芦箨(各半两) 扁豆藤(二两) 仓米(一撮...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huoxiangtang.html

共找到21,60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