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蓣甘温气最平,能补荣卫治湿凝,腰疼梦失虚羸热,又止头风眼眩睛。薯,署色明也;蓣,形如芋也。俗名山药。无毒。手太阴经药也。凉而能补,凡脾胃中气不足,久泄者必用之。补心气,开达心孔。安魂多记。补肺津,润皮毛干燥,除烦热或寒热邪气,下逆气。...
...黄,锉)川椒30克(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牛膝30克(去苗)白茯苓30克 薯蓣30克 山茱萸30克 柏子仁30克 生干地黄30克 石斛30克(去根,锉)黄耆30克(锉)甘草15克(炙微赤,锉)【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功能主治】治虚劳。...
...治心中惊悸而四肢缓,头面热,心胸痰满,头目眩冒如欲动摇方。薯蓣 麦门冬 人参(各四两) 芍药 生地黄 前胡(各八分) 枳实 远志 生姜(各三分)?合)上十六味 咀,取江水高举手扬三百九十下,量取三斗煮米减一斗,纳半夏复减九升,去滓,下药煮...
...治头目眩冒心中烦郁,惊悸狂癫方。薯蓣(二十八分) 甘草(二十分) 鹿角胶(《金匮》作阿胶) 大豆黄卷 桂心(各七分)药 白术(各六分) 柴胡 桔梗 茯苓 杏仁 川芎(各五分) 白蔹 干姜(各三分) 大枣(一百枚取膏)上二十二味为末,枣膏和...
...文蛤五两右一味,杵为散,以沸汤五合,和服方寸匕。□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苦渴,栝蒌瞿麦圆主之。【注】小便不利,水蓄于膀胱也,其人苦渴,水不化生津液也。以薯蓣、花粉之润燥生津,而苦渴自止,以茯苓、瞿麦之渗泄利水,而小便自利;更加炮附宣通...
...薯蓣,古名也,避唐宋帝讳,改名山药。种植之法,切作薄片,随所杵之窍而长之。(卢子由先生治一血利,久久不愈,曰∶此肠内有血管矣。山药随所杵之窍而长满,性能塞管,用山药为君,配血药而愈。此乃意度之妙用。)又百合之白花者,摘碎埋于土中,一瓣即生...
...《备急千金要方》石硫黄散极益房劳补虚损方。石硫黄 白石英 鹿茸 远志 蛇床子 五味子 天雄 僵蚕 白马茎 菟丝子 女萎(各等分)上十一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无房勿服。又方 萝摩(六两) 五味子 酸枣仁 柏子仁 干地黄 枸杞根皮(各...
...薯蓣(二十分) 甘草(十四分) 泽泻 人参 黄芩(各四分) 当归 白蔹 桂心 防风 姜 蜀椒(各二分,以上二十味并用捣筛) 生地黄(十八斤捣绞取汁,煎令余半) 獐鹿髓 鹿角胶(各半斤) 麻子仁(研) 蜜(各三升) 大枣(八十枚) 桑根白皮...
...目录 《千金》淮南八公石斛万病散 《外台》淮南八公石斛万病散 《备急千金要方》淮南八公石斛万病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千金》卷七:淮南八公石斛万病散【处方】防风1两,茯苓1两,菊花1两,细辛1两,蜀椒1两,干姜1两,云母1两,...
...功能主治】虚劳,下焦虚伤,微渴,小便数。【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大枣3个,饴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摘录】《圣惠》卷二十九▼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圣惠》卷三:枸杞子散【处方】枸杞子1两,薯蓣1两,牛膝...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