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中国药典》养心定悸膏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中国药典》:养心定悸膏【处方】地黄120g 麦冬60g 红参20g 大枣60g 阿胶20g 黑芝麻50g 桂枝30g 生姜30g 炙甘草40g【性状】为棕褐色的黏稠液体;气香,味甜...
...(即怔忡。)悸者,心筑筑惕惕然,动而不安也。(俗名心跳。)一由血虚,血虚则不能养心,心气常动,幸无火热相乘,故不至于惊而但悸也。若血不虚而动者,则为心火盛,(亦有肾火上冲者。)火主动也,幸血不虚,故但动而不惊。此惊与悸之别也。一由于停饮,...
...【处方】生姜30g等。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粘稠液体;气香,味甜。 【功能与主治】养血益气,复脉定悸。用于气虚血少,心悸气短,心律不齐,盗汗失眠,咽干舌燥,大便干结。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5~20g,一日2次。 【注意】腹胀便溏、...
...脐下悸指下腹部搏动不宁的一种症状。 【脐下悸】 指下腹部搏动不宁的一种症状,多由于下焦平素有水停蓄,当外感病发汗不当,肾气受伤,水气冲逆时则可出现。...
...臧文仲叫国人去祭祀海鸟“爰居”,引起展禽的一番大议论。这番议论反映出:祭祀是当时国家的大事,但只有为人民建立了功劳的人以及有益于人民的事物,大家才把它当作神来祭祀。虽然有迷信的色彩,但主张“仁者讲功,智者处物”,反对“淫祀”,在古代却是颇...
...病证名。心痛(此处实指胃脘部)兼悸者。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因病久气血虚损,心脾失养所致。《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岐骨陷处痛,名心痛。”“悸而痛,名悸心痛。”治用辰砂妙香散、加味四七汤、归脾汤等方。参见九种心痛、心痛条。...
...34。筑筑惕惕心动悸,怔怔忡忡不自安,饮多尿少为停水,厥冷汗后是虚寒。【注】心下筑筑惕惕、怔怔忡忡,谓悸病之状也。饮水多而小便少,水停心下之悸也,宜茯苓甘草汤,或五苓散。厥冷为寒,宜真武汤。汗后为虚,宜小建中汤。或不因汗后,是虚之甚也,宜...
...筑筑惕惕心动悸,怔怔仲仲不自安,饮多尿少为停水,厥冷汗后是虚寒。【注】心下筑筑惕惕、怔怔忡忡,谓悸病之状也。饮水多而小便少,水停心下之悸也,宜茯苓甘草汤,或五苓散。厥冷为寒,宜真武汤,汗后为虚,宜小建中汤。或不因汗后,是虚之甚也,宜炙甘草...
...心下悸者.心下筑筑惕惕.怔忡不宁之状也.邵评∶悸者.心中跳动也.有虚实之分.心虚血少.则悸.水饮凌心亦悸.肝胆痰火上逆亦悸.务须辨清用药.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在胃.必作利也.邵评∶伤寒寒胜则厥....
...厉兑主心下澹澹善惊。穴曲泽 大陵主心下悸。又疗悲恐畏人。穴通里主心下惕。恐人将捕之。穴然谷 阳陵泉主惊恐畏人。神气不足。穴大钟 门主善惊。穴大巨主惊不得卧。穴气海 阴交 大巨主多卧好惊。穴厉兑主善惊妄言面赤。穴掖门主数噫恐悸。气不足。穴少府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