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应用较广泛,温针伏针更偏爱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记载了很多灸法种类。除了一般灸法外,浙江各地尚流行一些特殊的灸法,深受病人的欢迎。 阳燧锭灸法,将硫磺、蟾酥、朱砂、冰片、麝香、白砒等药物制成药锭,粘在薄纸上,放于穴位上点燃施灸。铺灸法,民间称“长蛇灸”,是在部位上用艾绒、麝粉、大蒜等铺成...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24.html

我国第一位女炙学家——鲍姑_【中医宝典】

...长期与丈夫葛洪在广州罗浮山炼丹行医,岭南人民尊称她为“鲍仙姑”。 鲍姑行医采药,其足迹遍及广州、南海、惠阳、博罗等地。她医术精良,擅长灸法。她是采用越秀山脚下漫山遍野生长的红脚艾绒进行灸疗治疾,因此,后人称此艾为“鲍姑艾”。曾有诗赞颂:“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598.html

隔姜灸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间接灸之一。取厚3毫米左右的生姜片,以细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穴上施灸,待病人觉痛,将姜片略略提起,稍停放下再灸,直至局部皮肤潮红湿润为止,适用于一般虚寒病证。如果在艾绒中掺入少量麝香,再隔姜灸之,称麝香灸。具有行气止痛的作用。...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354.htm

纯艾条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纯艾条之图。 纯艾条 制作方法:取制好的陈久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6厘米宽,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上,用手工卷烟机,象卷纸烟一样将其卷成直径约1.5厘米的圆柱形,越紧越好(以防在施灸时掉火星),用胶水、浆糊或蛋清封口而成。...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120.html

艾炷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艾绒制成的圆锥形艾团,供灸治用。其大小根据需要而定,小的如米粒,多用于直接灸;大的如蚕豆,多用于间接灸。制作时务求紧实。《扁鹊心书》:“凡灸大人,艾炷须如莲子,底阔三分,务要坚实;若灸四肢及小儿,艾炷如苍耳子大;灸头面,艾炷如麦粒大。”...

http://qihuangzhishu.com/166/23.htm

日光灸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灸法之一。指利用太阳能作为热源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其法有二:①将艾绒平铺腹部,在日光下暴晒(见《夷坚志》卷十九)。适用于虚寒性疾病。②利用凸透镜集聚阳光照射穴位,故又称透镜灸。适用于治疗疟疾,牙痛等。使用本法时,注意穴位皮面应在透镜的焦点...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97.htm

慢性耳窦炎_【中医宝典】

...穴位:(l)阳白 攒竹 鱼腰;(2)四白 迎香 操作步骤:两组穴位交替应用。选独头蒜2头,切成片,厚度0.7厘米,放置穴位上,将艾绒搓成花生仁大的锥形艾炷放在蒜片上,用线香点燃施灸,每次12壮,每天施灸1次。同时针刺双侧阳陵泉或足三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562.html

艾叶_《本草撮要》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味苦.入足厥阴经.功专暖子宫.杀虫 .得香附治少腹痛.得阿胶治产后下血.得雄黄治狐惑症.脑漏鼻出黄汁.以艾绒装在烟筒内吸食数日即愈.丹田气弱脐腹冷者.以熟艾装袋兜脐上效.寒湿香港脚夹入袜内佳.入茯苓数片同研则易细.香附为使.血热者忌....

http://qihuangzhishu.com/776/77.htm

身柱灸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身柱穴属督脉。身柱,乃全身支柱之意。有通阳理气,祛风退热,清心宁志,降逆止嗽之功效,对小儿有强身保健作用,为小儿保健灸要穴。 常用的为小儿身柱温和灸。 小儿身柱温和灸:取艾绒适量卷成香烟大小之艾卷,用温和灸法每次灸10~15分钟,隔日1次...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03.html

端阳将至话艾叶_【中医宝典】

...□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艾叶又名艾蒿、灸草、蕲艾、香艾。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艾为药用,由来已久。《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此后便相沿成俗。端阳节,以艾插门,饮硫黄2克,后者研为细末,加入艾绒...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358.html

共找到43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