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氏医通》五瘟丹(此方自制,冬至日修合。)黄芩(乙庚之年为君) 黄山栀(丁壬年君) 黄柏(丙辛年君) 黄连(戊癸年君) 甘草(甲己年君)此五味,各随运气为君者,多用一倍也。余四味又与香附子、紫苏为臣者,减半也。上七味,皆生用,为细末,用...
...余屈首受医,日惟有事于《素》、《难》、《病源》、《病机》、《甲乙》等书,俯而诵,仰而思,希心融贯前哲秘旨而未逮也。若彼《局方》《袖珍》《惠济》等集,间用之参考,而不敢执泥。至临症,务虚心察受病之因,始敢投剂,亦未尝执方以合病。以故执方之夫...
...(出东坡)脉之难也尚矣.至虚有实候.大实有羸状.差之毫厘.疑似之间.便有死生祸福之异.可不慎欤.病不可不谒医.医之明脉者.天下盖一二数.亦因其长而护其短耳.士大夫多秘所患.求诊以验医之能否.使索病于冥漠之中.辨虚实冷热于疑似之间.医不幸而...
...作者:宝辉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序 自序 游艺志略自序 精义汇通 六经提纲 六字真言 六气便解 医经补正 治病法解一 治病法解二 素问摘要 三证合参 说寒 说温 风温 湿温 说疫 辨证 治法 指南 审脉 附∶游艺志略...
...《韩氏医通》天一丸(此方自制)灯芯(用十斤,以米粉浆染,晒干,研末,入水澄之,浮者为灯芯,取出,又晒干入药,用二两五钱。而沉者为米粉,不用矣。) 赤白茯苓(去皮,兼用茯神去木五两) 滑石(水飞过漉净,炼汤成膏,如糖饧,用以和膏。)一方人参...
...为左蟠龙,灶心土为伏龙肝者,不胜枚举。但方书原有古名,而取用宜乎通俗,若图立异矜奇,致人眼生不解,危急之际,保无误事?又有医人工于草书者,医案人或不识,所系尚无轻重;至于药名,则药铺中人,岂能尽识草书乎?孟浪者约略撮之而贻误,小心者往返询问...
...鼻窍不通,时流浊涕,此寒伤之脑漏也。致病不同,施治各异。宜随证辨之。风伤脑,桑菊愈风汤主之。桑菊愈风汤(自制)桑叶(三钱) 杭菊(三钱) 蔓荆子(一钱五分) 当归(一钱五分) 桔梗(一钱)枳壳(一钱) 川贝(二钱) 杏仁(三钱) 川芎(八分...
...清代医家。字怡庵,浙江平湖人。中年始习医,有医名。凡治病,必先察其虚实、阴阳,审其血脉、脏腑、经络。擅长疡科,并自制升降膏丹以备用。因诊务忙而未及整理其经验,其子竹泉代为整理,着成《疡科遗篇》,又名《片石居疡科治法辑要》,现有多种刊本行世...
...今人一见失血诸证,莫不称为火旺也。称为火旺,治之莫不用寒凉以泻火。举世宗之而不疑,群医信之而不察。所以一得失血证,群皆畏死,由其一经失血,死者甚多,不知非死于病,实死于泻火之凉药耳。然则,凉药其可废乎?非即谓凉药之可废,但失血之人,正气实...
...法,以尽人事,去恶清心汤主之。去恶平胃散(自制)当归(一钱) 川芎(一钱) 桃仁(一钱) 炮姜(五分) 楂炭(三钱)广皮(一钱) 茅术(一钱炒) 浓朴(一钱) 木香(五分) 砂仁(一钱) 苏木(三分) 降香(五分)去恶清肺汤(自制)当归(...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