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时变动_《洗冤集录》

...安在湿地、用荐席裹角埋瘗其尸,卒难变动。更详月头月尾,按春秋节气定。 盛热,尸首经一日即皮肉变动,作青黯色,有气息。 经三四日,皮肉渐坏,尸胀,蛆出,口、鼻汁流,头发渐落。 盛寒五日,如盛热一日时,半月如盛热三四日时。 春秋气候和平,两三...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786.html

中医——藏象学说五脏-肝_【中医宝典】

...这三个方面是不能孤立地看待的,只有互相结合全面去看,才能在临床实践中正确理解肝的疏泄功能。 主藏血 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储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人体的血液由脾胃消化吸收来的水谷精微所化生。血液生成后,一部分运行于全身,被各脏腑组织器官...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24.html

关格尿毒症先兆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肾阳虚衰的一面。关格一病,最为危候,如林佩琴说:“下关上格,中焦气不升降,乃阴阳离绝危候”《类证治裁·关格》。对于关格,中医文献论述较多。在《内经》关格为以脉论证,即通过脉象的变化阐述病机,亦即通过人迎、寸口脉象的亢盛,反映阴阳离绝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28/252.htm

桂枝麻黄一汤证其二附列门人治验_《经方实验录》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术】

...施右住唐家湾肇周路仁德里【按】本年七月十五日,予施诊于广益中医院,有施姓妇者蹙頞告诉曰:“先生,我昨服院外他医方,病转剧,苦不堪言。”余为之愕然,令陈其方,照录如下:“经事淋漓,入夜寒热,胸闷泛恶,苔灰腻,治宜荆芩四物汤加味。炒...

http://qihuangzhishu.com/1032/45.htm

常见脉象及临床意义_【中医宝典】

...阴盛气结,寒痰血瘀,癥瘕积聚。亦主气血虚衰。 27.代脉 【脉象特征】脉来缓而时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 【临床意义】代脉主脏气衰微。亦主风证痛证,七情惊恐,跌打损伤。 28.疾脉 【脉象特征】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每分钟140次以上。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87.html

温病结胸_《医学衷中参西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术】

...后下一次,脉象较前平和仍微数,遂再即原方略加减。处方 生怀山药一两五钱 生莱菔子八钱捣碎 滑石八钱 生杭芍五钱 甘草三钱先用白茅根鲜者更好、青竹茹各二两,同煎数沸,取汤以之代水煎药。效果 将药煎服后,诸病皆愈,惟...

http://qihuangzhishu.com/513/536.htm

中医脉象沉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是谓太过,病在外。气来虚循,是谓不及,病在内。脉来上大下兑,循滑,如雀啄日平。啄连属,其中微曲日病。来如解索,去如弹石日死。冬脉微石日平,石多胃气少日病,但石无胃气曰死,冬以胃气为本。”《难经_第十五难》作为脉象的明确指标是存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4.html

儿科病理特点_《中医儿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邪热人里实热证。若是正气素虚,又易于转成阳气虚衰的虚寒证或者阴伤内热虚热证。湿热泻暴泻不止易于产生热盛阴伤变证,迁延不愈又易于转为脾肾阳虚阴寒证等。认识小儿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病理特点,要在临床上充分意识到小儿发病后证情易于转化和兼...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xue/79-3-2.html

构成脉象的要素_【中医宝典】

...脉位:脉位是指脉动部位的浅深。当外邪侵入机体时,邪在肌表,脉较浮;外邪深入于里时,脉较沉;内伤杂病脉位多不浮。 脉率:脉率是指脉搏频率的快慢。脉率的快慢与病性、情绪、运动、饮酒、睡眠等因素有关,发热脉数,阳虚脉迟,情绪激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85.html

生活与脉象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情志与脉象的精神话动与血液循环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凡人过于惊恐悲忧喜怒,脉息也必然发生变化。如《内经·素问-经脉别论篇》日:“人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变乎?统伯对曰:凡人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 生活与脉象,重点指精神与脉象,...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11.html

共找到561,52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