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_《医学衷中参西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术】

... 粳米共煎汤盅,分次温服下。复诊 将药分次服完,表里热分毫未减,脉象洪长有力亦仍旧,大便亦未通下。此非药不对证,乃药轻病重药不胜病也。夫石膏性《神农本草经》原谓其微寒,若遇阳明大热证,当放胆用。拟即原方去连翘...

http://qihuangzhishu.com/513/551.htm

要从多元性认识中医_【中医宝典】

...回顾和反思20世纪中医发展的风雨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医发展一直笼罩在科学主义的阴影中,并在不懈地追求医学一元主义的理想目标。科学主义视科学现代科学为最高的的价值标准,用这种标准来理解、评价和发展中医,其结果必然将中医视为“非科学”,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37.html

中医内科学的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术】

...甲状腺肿大的发生与水土和情志有关;消渴病者“必数食甘美而多肥”的论述已得到今天的证实。葛洪着《肘后备急方》对尸注结核病、癞麻风病、沙虱恙虫病等传染病的发病也有较深刻的认识。南宋陈无择《因极一病证方论》在病因上首分内因、外因、不内...

http://qihuangzhishu.com/76/6.htm

脉象_【中医宝典】

...健康人脉象应为一次呼吸跳4次,寸关尺部有脉,脉不浮不沉,和缓有力,尺脉沉取应有力。常见病脉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弦脉等。 浮脉:轻按可得,重按则减。主病: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脉气鼓动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75.html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基础理论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下的脉搏幅度趋势图及脉管粗细图,认为可综合上述八种指感成分,因而能反映出所有各种脉象。近来1987年李景唐对这种多因素脉图识脉法作进一步论证,并研制出MX-5型多功能中医脉象仪,在以上种图之外,增加了脉率趋势图,利用这四种图设计出27...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9-19.html

生活与脉象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情志与脉象的精神话动与血液循环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凡人过于惊恐悲忧喜怒,脉息也必然发生变化。如《内经·素问-经脉别论篇》日:“人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变乎?统伯对曰:凡人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 生活与脉象,重点指精神与脉象,...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11.html

病因及病理_《普通外科学》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术】

...穿孔。同时,肠腔内容物分解的毒性物质被吸收后,可引起中毒性休克。肠袢发生扭转的原因有个重要的因素:肠袢和其系膜的长度比肠袢两端根部间的距离相对地过长,即容易发生扭转,所以肠袢和其系膜的长度虽在正常范围,若两端之间的距离因解剖异常或炎性...

http://qihuangzhishu.com/986/75.htm

儿科病理特点_《中医儿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病理特点也是在年龄越幼小的儿童表现越突出。小儿发病容易,尤其突出表现在易于发生肺、脾、肾系疾病及时行疾病方面。肺本为娇脏,难调而易伤。小儿肺常不足,包括肺的解剖组织结构未能完善,生理功能活动未能健全,加之小儿寒温不能白调,家长护养常有失宜,...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xue/79-3-2.html

中医脉象紧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寒湿与疝同法,腹痛、足清、头痛。”《紊问·五脏生成篇》按此应为紧脉早期之说解,其主病亦为寒与病说明确是紫脉,但《内经》以肝脉弦,此处青脉之至云云可证其时紧与弦有时不能更明确的划分。《内经》中亦有明确说紧脉的,但为数不多。例如《索问·...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35.html

图说中医五行学说与中医学_【中医宝典】

...资生的关系,又有相互制约的关系。 7.五行学说还用以说明病理情况下脏腑间的相互影响。 8.五行学说在中医诊断方面应用很广。当内脏有病时,可以反映到体表相应的组织器官,出现色泽、声音、形态、脉象方面的异常变化。 9.在临床治疗中,五行学说可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823.html

共找到570,45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