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内涵与框架构建_【中医宝典】

...原则。 2原发为本,治有先后 在错综复杂多变的临床表现中如何求本和治本,《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段精彩的举例“病中外何如?歧伯曰: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68.html

对脉图的研究现状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图形描记出来,脉象与脉固有相关性,这种脉与脉图之间的关系,多数学者采用双盲法绘测脉图,运用数学统计方法求出切脉与脉图的相关性,以对脉图进行鉴别和定形。 2、脉图的生理病理机制的探讨对脉图的生理病理机制的探讨也是现代脉学研究的主要方面,对脉图波...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67.html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基础理论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研究。经络是中医生理学的另重要方面。从学科结构而言,生理学是中医学的前沿。脏象学说研究脏象学说研究总论:李聪普1955年在《新中医药杂志》上有系列的“中医生理学研究”。七十年代季钟朴形成现代中医生理学的学科框架,认为中医生理学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9-19.html

常见脉象及临床意义_【中医宝典】

...阴盛气结,寒痰血瘀,癥瘕积聚。亦主气血虚衰。 27.代脉 【脉象特征】脉来缓而时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 【临床意义】代脉主脏气衰微。亦主风证痛证,七情惊恐,跌打损伤。 28.疾脉 【脉象特征】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每分钟140次以上。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87.html

慢脾风_《医学衷中参西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以运化诸药力,仲师所谓大气转,其结即痰饮乃散也。又此方原以胡椒为主,若遇寒痰过甚者,可用至钱半。又此物在药局中原系背药,陈久则力减,宜向食料铺中买。复诊 将药服后呕吐即止,抽掣亦愈,而潮热泄泻亦似轻减,拟继用《福幼编》中加味理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zhongzhongcanxilu/513-52-3.html

中医百年复兴路_【中医宝典】

...结构的“构成论”。 认识人体的健康、生理、病理、疾病和治疗,只用一般简单线性的科学原理是远远不够的。人体不仅需要用生命科学进行研究,更需要借助“人体生命科学”加以阐明。研究人体生命过程,首先是需要把人放在天地自然的大环境里进行研究即天人相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195.html

生活与脉象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情志与脉象的精神话动与血液循环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凡人过于惊恐悲忧喜怒,脉息也必然发生变化。如《内经·素问-经脉别论篇》日:“人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变乎?统伯对曰:凡人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 生活与脉象,重点指精神与脉象,...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11.html

中医脉象动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动脉是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它有数,如豆实际是滑而有力与摇动不安的几种条件。由于主要是动摇不定所以叫做动脉。 动脉脉形的说解见于仲景《伤寒论·辨脉法》:“阴阳相搏名日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若数脉见于关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6.html

中医脉象之长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长竿末梢”等原为春季季节脉的形象描绘之一,有与弦脉相混弊,只能供参考不能过执。 7、长脉可以与其他有关脉象组成非单因素脉象如实、牢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47.html

脉象图形的发展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描述方式给传统脉学所做的定性标准形成了中医脉象,这种以文字描述的脉象是抽象的,在检测上凭个人经验体会亦会产生“见仁见智”别,初学掌握亦非易事,尽管传统脉学在形象的比喻描述中历代医家做了大量的工作,对于中医脉学的发展普及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0.html

共找到638,62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