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了望诊、闻诊、切诊和主诉等信息,说简单一点,在诊完脉之后,四诊已经有了“三诊半”,因此,具备了判断病证的基本条件。 所以,中医四诊是一个综合过程,一定要全面周到才能做到规范准确。正如《内经》所说:“上工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可”,这是中医...
...脉诊是一种简便而细致的诊断方法,要想摸得准确,除掌握各种脉象特点,反复实践,认真分辨外,还要采用正确的诊脉方法。 诊脉时,要让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手臂宜向前或略左右伸展平放,并注意使手臂位置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直腕仰掌,以使血流畅通,不致...
...犹属实。故其脉迟紧。此条。营分既无所郁。故身无热。脓成则血燥。故脉数。要之此二条。其别在脓已成与未成之分。而不拘其部位。如前注家。以大小肠为辨者。殆失之迂矣。又按三因方。举此条云。久积阴冷所成也。故金匮用附子温之。举次条云。此以内结热所成也...
...(浮大动数滑为阳沉涩弱弦微为阴)浮候 举指于皮肤之上.轻手得之曰浮.主在表之症.浮紧有力.无汗恶寒.为寒伤营.浮缓无力.有汗恶风.为风伤卫.中候 寻指于肌肉之间.不重不轻而得曰中.主半表半里之症.洪而长者.阳明胃脉也.弦而数者.少阳胆脉也...
...这些书非华佗亲笔所著,皆出自其他人或后人之手。尽管如此,华佗的医学成就与经验仍可有部分赖之得以保留与传播。从现存的文献中可以看出,华佗主要是师承扁鹊脉法。如《脉经·扁鹊诊绪反逆死脉要诀》篇末附有“华佗效此”四个小字,以及在《华佗神医秘传。论...
...实用脉诊分:大小,快慢,硬软,浮沉,匀乱。10种,有人要问了,书上有几十种,你的才10种,有否搞错?错不了!这是我老牛脉学,多了多余,少了不够,看下去就知了。 1、大小:管察气。大气旺,小气虚。[看,多简便] 2、快慢:管察精。快精虚,慢...
...洪大则伤暑也,沉细则伤湿也,虚数则伤热也。气口以候人之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之内伤也。喜者脉散也,怒者脉激也,忧者脉涩也,思者脉结也,悲者脉紧也,恐者脉沉也,惊者脉动也。人迎脉紧盛,大于气口一倍为外感,风与寒皆属于表为阳也、腑也。气口脉紧盛,...
...(论一首 方三首 针灸法二首)论曰∶凡脉虚者好惊跳不定,脉实者洪满。凡脉虚实之应主于心小肠。若其腑脏有病,从热生则应脏,寒则应腑也。防风丸补虚调中,治脉虚惊跳不定,乍来乍去,主小肠腑寒方。防风 桂心 通草 茯神 远志 麦门冬 甘草 人参 ...
...曾说:“微茫指下最难知,各绪寻来悟治丝”,他说脉诊和治丝差不多,必得其头绪方能有条不紊。 脉为血府,贯通周身,五脏六腑的气血都要通过血脉周流全身,当机体受到内外因素刺激时,必然影响到气血的周流,随之脉搏发生变化,医者可以通过脉位的深浅,搏动的...
...不得畅达于外.清浊相干.而腹中之冷气生矣.今云指下寻之.不及本位.言其中手而短也.经曰.短则气病.四肢属阳.阳气伏则不能实于四肢.故四肢恶寒也.阳气郁.则胃气不行.故腹中生气.要知皆由宿食不消之所致耳.按丹溪心法曰.长为热流通.短为寒凝结....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