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看诊的经验_【中医宝典】

...故曰:欲男子不可得也。”我所体会的,和仓公传上说的是一样。 十六、学脉诊要靠自己去体会 书上所指示的诊,方法诀窍很多,但都只是一个大概,是一些规矩。良匠授人以规矩准绳,不能使人巧。所以学习和锻炼诊,主要是全靠自己去体会,才能够领悟它...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80.html

序一_《诀刊误》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取而焚之者.徒以诀文词浅鄙.易生轻侮耳.而孰知作者苦心.正在是哉.其私心之所得.临证之所见.确有异于古之所云.遂毅然恻然为后人告也.岂独滑亦有寒.脾亦候尺为义本先民耶.夫固不免偏驳矣.然自诋之太过.而濒湖李氏.遂蹶起而行于世.而法且...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juekanwu/943-4-0.html

舌诊时诊的冲击(一)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的,他既继承了古代的各家所长,尤其是《内经》、《难经》、《伤寒》这些经典著作的理论方法,又对自己的丰富医学经验进行了总结,因此,《脉经》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有切实可行的使用方法,又能具体指导临床辨证的专著,因此他一出世,便受到所有医家...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4.html

八段锦_《诀刊误》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凡诊脉最难.有病相应者.有不相应者.有病得易愈之者.有治之而即瘥者.有治之而增剧者.大要以我简易驭彼繁难.以我之一心制彼之万变.此所谓通一举万之道也.)第五.观形勿泥形.(脉经曰.五脏各有声色臭味.当与寸口尺内相应.其不相应者病也.是知...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juekanwu/943-9-8.html

诊里的误区_【中医宝典】

...中医以三指搭,从患者的脉象中诊断病情,经过长期的医学实践已证实其科学性。但随着一些中医师西化,及一些患者对诊的神化,常常对诊认识存在着误区。 一是有些中医,自我贬低中医诊。他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学而不精,认为切脉只是象征性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907.html

七怪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名词。又名七死。危重病出现的特殊脉象。即釜沸、鱼翔脉、弹石脉、解索、屋漏、虾游脉、雀啄七种。详各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2/2026.htm

先兆的理论基础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中医诊起源甚早,远在二千多年前先秦时期,就已开始发展,《黄帝内经》中对已有了丰富的记载,包括切脉部位,法、脉理、脉象主病等,奠定了的基础。此外,历代名著亦都列有专项论述,如《难经》、《伤寒杂病论》、《中藏经》、《甲乙经》、...

http://qihuangzhishu.com/128/128.htm

实用诊_【中医宝典】

...实用诊分:大小,快慢,硬软,浮沉,匀乱。10种,有人要问了,书上有几十种,你的才10种,有否搞错?错不了!这是我老牛,多了多余,少了不够,看下去就知了。 1、大小:管察气。大气旺,小气虚。[看,多简便] 2、快慢:管察精。快精虚,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28.html

图的历史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中的脉象的图解,根据发展应该在较早的时期就出现了,不过据目前的史料和资料,只能上溯到晋代,亦就是《脉经》。 我国文字出于图画,到文字正式独立以后(最晚是殷商时代)图域仍在学术文化上起着实际的作用,所以自古就有“左图右史”之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82.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名词。指脉搏至数增多,如数、疾等。《难经·十四难》:“至之,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四至曰夺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绝,此至之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001.htm

共找到96,30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