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泽泻散_《医宗金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不可服也。□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注】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者,虚寒,不能运化津液,聚而成唾,故唾日久无已时也,宜理中丸以温补其,自可已也。【集注】程知曰:病后阳气不足,虚寒,不内津液,故...

http://qihuangzhishu.com/337/118.htm

虚寒带下_《济阴纲目》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 一方四物加 香、桂。玉仙散 治赤白带下。干姜(焙黄) 白芍(炒) 香附(炒焦,各一两) 生甘草(五钱)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用水白酒调下。(干姜用一两。是大剂大法,后方止用四分之一,又相径庭矣,均宜法之)一只用白芍酒炒二两,干姜炮半两,为...

http://qihuangzhishu.com/614/93.htm

丸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备急千金要》平丸凡身重不得食,食无味,心下虚满,时时欲下,喜卧者,皆针胃脘,太仓宜,服建中汤及此。杏仁(五十枚) 丹参(三两) 苦参 元参 葶苈(各二两) 芎 桂心(各一两)上七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五丸,日三,以知为度。又...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pingweiwan.html

乙字号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医学心悟》乙字号血虚火旺,加以醇酒炙爆之物,此乃热气腾沸,迫血妄行,名曰阳乘阴。法当清降,四生丸等主之。吐止后,则用六味地黄丸补之。又如脉细沉迟,口舌清润,平素体质虚寒,或兼受风冷之气,此谓天寒地冻,水凝成冰,名曰阴乘阳。法当温散,...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yizihaofang.html

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医辩证论治_【中医宝典】

...溃疡当属于中医学“胃脘痛”、“心痛”、“吞酸”、“嘈杂”等范畴。 1、肝不和证 症状:胃脘胀满,攻撑作痛,嗳气吞酸,善叹息,多与精神因素有关,每因恼怒而加剧,苔薄白,脉弦。治疗当疏肝理气,和止痛。方用扶正调散3号。 2、湿热阻证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821.html

丸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和剂局方》和丸 《千金翼》和丸 《圣济总录》和丸 《圣济总录》和丸 《永类钤》和丸 《普济》和丸 《圣济总录》和丸 《局方》和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和丸 治脾胃不和,中脘气痞,心腹胀闷,不思饮食...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heweiwan.html

煎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袁正刚》安煎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袁正刚》:安煎【处方】蒲公英20克,生白芍10克,生甘草6克,红花8克,徐长卿12克,陈皮8克,大贝母12克。【功能主治】安,宁痛、散结。主气滞阻络。【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http://zhongyaofangji.com/a/anweijian.html

中焦热及寒泄痢_《外台秘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分炙) 乌梅肉(三两)上八味下筛,用蓝汁和微火上煎,为丸如杏仁大,饮服三丸,日再,七月七日合之良,当并手丸之。忌猪肉冷水桃李雀肉等。又疗中焦虚寒,四肢不可举动,多汗洞痢。灸大横随年壮大横侠脐旁行相去两边各两寸五分(删繁同出第二七卷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taimiyao/121-13-17.html

中医治疗脏腑虚寒的中药方剂大全_【中医宝典】

...白泽丸 保寿丹 不换金正气散 参苓壮脾圆 大养脾丸 豆蔻分气饮 断红丸 甘草茱萸丸 诃黎勒皮散 诃黎勒丸 加味参附汤 加味理中汤 金不换正气散 桔梗丸 如神止泻圆 术附汤 獬豸汤 方剂主治:脏腑虚寒 白泽丸 不换金正气散 参苓壮脾丸 豆蔻...

http://zhongyaofangji.com/zhuzhi/zangfuxuhan.html

散_《是斋百一选》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理小儿守散,治阴阳不和,吐泻不止,预防风证,常服调脾胃,进乳食。华宫使。续添人参 白术 白茯苓(去黑皮) 山药 白扁豆(炒) 干葛 天南星(炮) 甘草(微炙) 藿香叶 防风 天麻上等分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盏,冬瓜子二十粒,生姜一小片...

http://qihuangzhishu.com/935/946.htm

共找到165,41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