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髎,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在肩部,肩髃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布有腋神经肌支和旋肱后动脉肌支。主治肩臂痛,上肢麻痹或瘫痪,及肩关节周围炎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小涩。久因悒郁。脘痛引及背胁。病入血络。经年延绵。更兼茹素数载。阳明虚馁。肩臂不举。仓卒难于奏效。是缓调为宜。议通血络润补。勿投燥热劫液。归须 柏子仁 桂枝木 桃仁 生鹿角 片姜黄朱 头巅至足。麻木刺痛。热炽。(阴分伏热)滋肾丸张 初受寒湿...
...肩缺盆中,上毖骨际陷中央,须缺盆陷处,上有空,起肉上是穴。手足少阳、阳维之会。《铜人》针八分,灸三壮。当缺盆陷上突起肉上针之,若误针陷处,伤人五脏气,令人卒死。主胸中烦闷,肩臂酸疼,缺盆中痛,汗不出,胸中烦满,颈项急,寒热。...
...部位 在腕后三寸骨间陷中.证治 热病汗不出.肩臂酸重.胁腋痛.四肢不举.霍乱呕吐.口噤.暴喑.产后血晕.不省人事.针灸 针入三分.灸七壮.按∶支沟乃三焦所行之经穴.穴前一寸有外关别络.入手厥阴经.三焦水道流行至此.别有一分支之沟渠也....
...痹症芥子各9克。 〖 原 料 〗: 水煎服,每日1剂。 〖 服 法 〗: 服6剂停药1天,12天为1疗程。 〖 功 效 〗: 本方具有祛风、散寒、除湿、化痰、通络的作用,用于证属风寒,湿痰痹阻之颈椎病,以及由此引起的肩臂痛及手指麻木等。 ...
...首推气味.粗桂枝木 天南星 生左牡蛎 真橘核 川楝子肉 李根东行皮□脉小涩.久因悒郁.脘痛引及背胁.病入血络.经年延绵.更兼茹素数载.阳明虚馁.肩臂不举.仓猝难于奏效.是缓调为宜.议通血络润补.勿投燥热劫液.归须 柏子仁 桂枝木 桃仁 生...
...肩尖端上行,两叉骨罅间陷中。手阳明、阳蹻之会。《铜人》灸五壮,针一寸半。《明堂》灸三壮至七壮。《素注》禁针。针则倒悬,一食顷,乃得下针,针四分,泻之勿补,针出始得正卧,《明堂》灸三壮。主惊痫,破心吐血,臂膊痛,胸中有瘀血,肩臂不得屈伸。...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肩解。属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太阳与手、足少阳之会。在肩胛部,冈上窝中央,天宗直上,举臂有凹陷处。布有锁骨上神经后支和副神经,深层为肩胛上神经,及肩胛上动、静脉。主治肩臂疼痛,肩胛痛,上肢酸麻等。直刺0.5-...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作清冷泉。属手少阳三焦经。在臂外侧,屈肘,当肘尖直上2寸,即天井上1寸。布有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肌支和中侧副动、静脉末支。主治头痛,项强,目黄,肩臂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