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经·第十七章评析

...”。在《帝王世纪》中,记载了帝尧之世,“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五老人击壤于道,观者叹曰大哉尧之德也!老人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种生动的画面,可以说是对老子的“百姓皆曰我自然”的最好图解。 在...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09.html

老子他说》第三章虚心实腹与鼓气_道家_【文学360】

...可是在秦汉以后修学神仙丹道的道家方士们,大多都遵守老子的告诫,要极力做到“绝嗜禁欲,所以除累”的功夫,以便具有学仙得道的资格。不过,请注意我所说的“大多”这个概念。当然不包括自认为是黄帝传承的“黄老之道”的全部道家神仙方术。这些大多数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5.html

老子新说_道家_【文学360】

...老子文产生于中国春秋末期,史经周景王变法、战国纷争、秦始皇“焚书”和汉武帝对老子“绝其道”,其诸多版本仍然传抄、传印了2500多年!这个历史奇迹用汉武帝下属司马迁《史记》解释说老子见周朝将亡,隐居到边关,为关尹写的五千余言道德文章。这...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31.html

老子的价值观_道家_【文学360】

...一、无、道、德 老子的价值观由「无」、「道」、「德」三者所构成。 老子言「无」,尝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当宇宙尚未形成,万物不会存在,故称「无」。天地初开,形成宇宙,故称「有」。「万物」由「有」所衍生,而「有」从「无」所衍生,...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26.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四章评析

...有的学者在研究本章时这样写道老子经常讲退守、柔顺、不敢为天下先,这是他的手法。他对待起来造反的人民可是不客气,是敢于动刀杀人的。只是他看到用死来吓唬人没有用,所以才说出一句真话‘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过去有些人为了掩盖老子敌视...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7.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六章评析

...是普遍存在的,存在于一切过程之中。然而,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不彻底的。例如任继愈说“动与静的矛盾,应当把动看做是绝对的,起决定作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老子虽然也接触到动静的关系,但他把矛盾的主要方面弄颠倒了,也就是把事物性质弄颠倒了。因此...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8.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八章评析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对水的赞美;二是“正言若反”。张松如说“在世界上,弱能胜强,柔能制刚的事例是不乏见的。生活在春秋末年的老子,他亲身经历了这个时代的许多大变化,看到了曾为天下共主的周王朝由盛到衰的演变,这不能不对他的思想发生重大...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71.html

老子他说》第九章进退存亡之际_道家_【文学360】

...“崇高必致堕落,积聚必有消散。缘会终须别离,有命咸归于死。”这是佛学洞穿世事聚散无常的名言,同时也是出世思想的基本观点,可是以老子所代表道家哲学的可以出世,可以入世,他却有“挫其锐,解其纷”的不死之药,长保“散而未尽”的七字真言“功遂,...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7.html

注_《老子集注》

...重要特征之一。古代世界的辩证法,如希腊的赫拉克立特的哲学,有一个共同的观点一切都在变,同时一切都不变。这是一个动态的平衡。可以说,从秦王朝以后,一直到清朝,中国的上层建筑基本就是在老子的“道”所规范的框架中运动。 [13]这里又看到了一条...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482.html

老子·道经·第四章评析

...不会枯竭。它是万事万物的宗主,支配着一切事物,是宇宙天地存在和发展变化必须依赖的力量。在这里,老子自问“道”是从哪里产生出来的呢?他没有作出正面回答,而是说它存在于天帝现相之前。既然在天帝产生以前,那么天帝也就无疑是由“道”产生出来的。...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2.html

共找到430,76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