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三清:道德天尊的道家思想_道家_【文学360】

...最高神之一,是三大超级神中的一位。他被神圣化,始于东汉。东汉的张陵(后来的张天师)创设天师,为了和佛教抗衡,便抬出老子为祖师,并尊为太上老君。后称「太上道德天尊」。其后道教典籍将老子极度神化,谓其生于无始之时,无因而起,是万物先,元气...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18.html

老子思想“见素抱朴”的自然人性论_道家_【文学360】

...才体现了人的普遍、永恒性质;第二,人的本性是生来就有的,社会性不具备这一属性。 老子的人性论立基于“道法自然”的宇宙观,人的本性是由“”产生和赋予的。“”自生自发、无私无欲,人性也应当这样。他认为婴儿状态最符合人的本性,而婴儿状态正好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8.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章评析

...在以前各章里,老子谈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学说,例如静、柔、俭、慈、无为、不争等,这些都是合乎于、本于自然的主张。在社会生活当中应当是容易被人们所理解、易于被人们所实行。然而,人们却拘泥于名利,急于躁进,违背了无为的原则。老子试图对人们...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3.html

司马承祯思想

...分为“七阶次”,即敬信、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此“五渐门”、“七阶次”,他认为又可以概括为“简缘”、“无欲”、“静,心”三戒。只需勤修“三戒”,就能达到“冥一,万虑皆遗”的仙真境界。他的思想对北宋理学的“主静去欲”理论的...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5564.html

孔子的思想品格_儒家_【文学360】

...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贵,人所欲也;不以其,得不处也。贫贱,人所恶也;不以其,得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士,吾亦为。如不可求, 从吾所...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44.html

老子·道经·第七章评析

...这一章继第五章之后,再一次歌颂天地。天地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是“”所产生并依“”的规律运行而生存,从而真正地体现老子赞美天地,同时以天道推及人,希望人道效法天。在老子的观念中,所谓人,既以天道为依归,也就是天道在具体问题上的...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8.html

老子吃瘪-出自《老子他说》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当然,历史上运用道家思想,以拨乱反正的,不止是汉文帝这一幕,在其他朝代也非常多,这是有关经国大势的作为。 在个人修养方面,运用黄老之立身处世,有一个大原则,就是:“功成,名遂,身退,天也。”从这里又要想起道家的另一个大原则,但这另一...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84.html

治国·管子

...凡治国,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 昔者...

http://wenxue360.com/guji/3625.html

老子·道经·第十九章评析

...的文化还腐蚀了淳朴的人民,激发了他们对‘奇物’的欲望。这种文化乃是‘乱之首’。从这些表白中,可以明显地看出,老子斥责统治阶级的文化,在他看来,这种文化和具有规律性的社会现象是矛盾的,即和‘天’是矛盾的。必须抛弃这种文化。它对人民毫无益处...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1.html

老子思想:无为而不敢为_道家_【文学360】

...无为而不敢为 老子的无为并非是一切不为的意思,更绝非是一种无政府的主义,而是要“去甚、去奢、去泰”,任何一切人为的自作聪明,或贪、或嗔、或痴,均需去除。所以,在想要达到“无为”的过程当中,已经包含了“有为”的成分了。 然而“自然”是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54.html

共找到521,99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