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尿崩 尿崩症(diabetes insipidus)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原因导致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和释放不足,或肾脏对ADH反应缺陷引起烦渴、多饮、多尿及低比重尿临床综合征。临床上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伴有尿崩症有较多报道。...
...试验前受检者应排空尿液,并测定尿量及尿比重,然后肌注长效垂体后叶素5单位,随之收集数小时尿,再测定。 如为尿崩症对本试验起反应,尿量迅速显著减少,尿比重增高达1.015以上,烦渴缓解,自觉舒适。但也有少数尿崩症对此无反应。精神性多饮多尿症...
...可见肾输尿管积水、膀胱扩张等并发症。 1.尿崩症合并腺垂体功能减退 下丘脑或垂体部位的手术、肿瘤及炎症等,可引起尿崩症与腺垂体功能减退。产后腺垂体坏死的血管病变,也可损及视上核-神经垂体系统而发生尿崩症与席汉综合征。尿崩症合并腺垂体功能...
...尿崩症患者男性多于女性。自生后数月到少年时期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儿童期,年长儿多突然发病,也可渐进性。 1.多尿(polyuria)或遗尿(enuresis) 常是父母最早发现的症状。排尿次数及尿量增多,每天尿量多在4L以上,多者达...
...技术行颅咽管瘤全切除14例,疗效满意。现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4例中男9例,女5例,年龄8~41岁,平均24.57岁。根据Yasargil颅咽管瘤的分类[2]:鞍内—鞍上型5例,鞍隔上—视交周围、脑室外型7例,脑室旁...
...病人在首次服用溴隐亭后2h内就发生了垂体卒中。关于溴隐亭诱发垂体卒中的机制尚不清楚,有人认为与溴隐亭引起肿瘤皱缩、瘤内血管收缩有关;也有人认为溴隐亭能直接抑制瘤细胞的分裂并使瘤细胞的细胞器减少,从而引起瘤细胞坏死,导致瘤内出血。垂体腺瘤的...
...原发性垂体性尿崩症采用替代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替代治疗用于完全性垂体性尿崩症,加压素制剂有下列各种剂型: 1.水剂加压素 皮下注射,每次5~10u,作用时间仅4~6小时,适用于诊断和暂时尿崩症的治疗。 2.长效尿崩停 为油剂注射液,每ml...
...破坏下丘脑所致。原发性肿瘤包括颅咽管瘤,垂体大腺瘤,脑膜瘤,神经胶质瘤等。转移瘤以乳腺癌,肺癌为多见。单纯垂体后叶病变一般不引起尿崩症,但当肿瘤扩及鞍上,或手术,或放射治疗均有可能导致中枢性尿崩症。另有些患者原因不明,称为“特发性尿崩症”,...
...(一)概述在临床上此病也称绒毛状腺瘤,不同于息肉状腺瘤,其特点是腺瘤隆起于肠壁不十分突出。表面呈粗绒毛状。由于发生癌变的机会较多而被认为是癌前期的病变。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多见,而发生于直肠和乙状结肠的乳头状腺瘤约90%。乳头状腺瘤...
...尿崩症常伴烦渴多饮,或发热,脱水,甚或抽搐。尿崩症是由于抗利尿激素(即精氨酸加压素,简称AVP)缺乏、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以多尿、烦渴、多饮与低比重尿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本病是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部位的病变所致,但部分病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