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离合论·素问·黄帝内经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 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

http://www.wenxue360.com/guji/969.html

血瘀证现代诠释_【中医宝典】

...不流”,但造成血瘀气又可分为气滞血瘀和气虚血瘀;以血来说,则又有血虚血瘀、出血血瘀、污秽性血瘀之分。“用现代语言来总结,由于血瘀证是由很多不同原因引起,所以它所造成病种包括了神经、心血管、消化、呼吸、泌尿、血液、结缔组织、内分泌、肿瘤...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99.html

杨依方_学术观点:运用经络学说,指导临床治疗。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针刺经穴治疗效应。因此必须熟悉经络系统循行分布,脉气输注出入,以及经络病候寒热虚实,加以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辨证,按照理、法、方、穴原则进行取穴治疗。《灵枢·经别》曰: “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yangyifang/586-3-0.html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译文

...黄帝道:阴阳是宇宙间一般规律,是一切事物纲纪,万物变化起源,生长毁灭根本,有很大道理在乎其中。凡医治疾病,必须求得病情变化根本,而道理也不外乎阴阳二字。拿自然界变化来比喻,清阳之气聚于上,而成为天,浊阴之气积于下,而成为地。阴是...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786.html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译文

...黄帝道:阴阳是宇宙间一般规律,是一切事物纲纪,万物变化起源,生长毁灭根本,有很大道理在乎其中。凡医治疾病,必须求得病情变化根本,而道理也不外乎阴阳二字。拿自然界变化来比喻,清阳之气聚于上,而成为天,浊阴之气积于下,而成为地。阴是...

http://www.wenxue360.com/guji-fanyi/786.html

现代信息医学体系—中西医融合基础_【中医宝典】

...整体概念划分,从而形成现代人容易把握,井然有序模样,为进一步运用实证技术开辟道路。 阴阳、五行在传统中医理论中实质上是方法,而经络、脏腑、气血等则为本体范畴;经络、脏腑、气血等为核心概念,其余则为周边概念;经络、脏腑为局部概念,精神、气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402.html

阴阳解释_阴阳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positive 古代哲学概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把矛盾运动中的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范畴,并以双方变化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运动 阴阳易位。——《楚辞·屈原·涉江》 日月运转之学 阴阳历算。——《后汉书·张衡传》 研核阴阳。 ...

http://hanwen360.com/c/338288.html

黄帝内经·灵枢·根结译文

...盛而阳气衰,好象树木茎叶枯槁水湿下渗,阴阳互移,又应怎样用泻法或怎样用补法呢?不正邪气侵入了经络,变化多端,主要是由于不知道经穴根结是脏腑关键所在。等到机关折损,枢纽败坏,开阖失常,精气走泄,阴阳大伤,那精气就不可复聚了。至于九针紧要...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871.html

黄帝内经·灵枢·根结译文

...盛而阳气衰,好象树木茎叶枯槁水湿下渗,阴阳互移,又应怎样用泻法或怎样用补法呢?不正邪气侵入了经络,变化多端,主要是由于不知道经穴根结是脏腑关键所在。等到机关折损,枢纽败坏,开阖失常,精气走泄,阴阳大伤,那精气就不可复聚了。至于九针紧要...

http://www.wenxue360.com/guji-fanyi/871.html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_【中医宝典】

...阴阳,既能概括整个病情,又能用于一个症状分析。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出:“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还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张仲景将伤寒病分为阴证、阳证,以三阴、三阳为总纲。明代医家张景岳也强调,“凡诊脉施治,必先审阴阳,乃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80.html

共找到908,34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