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医研究思路的几个转变_【中医宝典】

...,目的是抛砖引玉,引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讨论。 1 从研究“人的病”向研究“病的人”转变 简言之,中医与西医的区别,就在于西医是治“人的病”,中医是治“病的人”。所以,伤寒论金匮要略有“尊荣人”、“湿家”、“酒客”、“失精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75.html

手足三阳表里支干配合_普济方·针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为壬。此之谓阴阳表里支干相配合也。此手足三阳。十二。六十六穴。井荣 经合。配金木水火土。经络流注。或交或正。表里内外。支干配合。诸家针图说。分析讲解。故从而述其大概。质之于先生。而证之力所不逮。理所未同。复被教诲指诀。谨得泮然冰释。...

http://zhongyibaodian.com/pujifangzhenjiu/601-5-9.html

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方论”,成氏从113方中精选出20首,阐发其配伍关系及方药效用,大多是他的经验之谈,颇值一读。 (二)王好古对伤寒阴证学说的发挥: 自宋以降,各家研究伤寒论往往详于三阳证而疏于阴证。王好古曾与李东垣同学于张洁古门下,在张氏重视脏腑虚损...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35.html

三阳并至其绝在肾_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故其气上下无常。若三阳相合而病至,阳胜伤阴,则自外而内,偏害阴阳矣。禁服篇曰∶审察卫气,为百病母。盖亦此义。)雷公曰∶三阳莫当,请闻其解。(此必古语也。言三阳并至,则邪变之多,气有莫可当者。)帝曰∶三阳独至者,是三阳并至,并至如风雨,...

http://qihuangzhishu.com/481/168.htm

燥邪实质论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不是什么疏忽,也不足为怪,实际上,言湿言热,燥在其中矣”。那么,燥邪的实质是什么呢? 竭而燥 风夹温热而燥生 叶天士温热论:“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067.html

三阳阴分经名义_伤寒补例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命曰少阳之筋.少阳之脉.厥阴之筋.厥阴之脉.故灵枢经脉经筋两篇.并冠以者.以筋之与脉.皆分经而行.非筋脉之外.别有所为也.大者为.支者为络.以脉之大者.各据专部.故得独被以经之名.非以经络相对.屹然二物也.然则三阳.果本于何义...

http://qihuangzhishu.com/261/5.htm

中药质量监控的全新思路——接轨生物药_【中医宝典】

...活性成分均不能体现其整体疗效,是中药与化学药品质量标准的根本区别。  据统计,在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共收载中药材(含饮片和提取物)572种,其中只有60%有过化学成分研究报道,约20%进行过较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至今已阐明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5545.html

两宋时期基础医学的进展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进行论叙,并采撷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等书中的有关方剂进行补充。在病机方面,朱肱的观点是以经络理论释六经实质。可以认为他是最早具体阐发这一理论者,即以足三阳经络的通行路线及其生理特点来分析解释仲景三三阳病证的临床表现...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3-4.html

伤寒论六经解四_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且少阴篇详言吐利腹痛,若以阳明、少阳篇不详太阳证例之,不大相径庭乎?且三阳篇详言传,又言并病合病之证,独于三则从略,而无太阴与少阴并病合病、太阴与厥阴并病合病之证,更无阴合病、二阴并病之证,岂不昭然乎哉!...

http://qihuangzhishu.com/769/89.htm

伤寒论在线阅读

...的内容,被视为该书的早期传本;北宋校正的金匮玉函,也是伤寒论的另一古传本;近代在日本也发现了伤寒论的古传本,其中有康治本(唐人手抄卷子本)、康平本(丹波雅忠抄本)。 伤寒论全书共10卷,22篇。内容包括辨太阳病、辨阳明病、...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64.html

共找到584,07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