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摇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针刺手法名。即摇法。针灸大成列作十二手法之一:“凡出针三部,欲泻之际,每一部摇一次,计六次而已。以指捻针,如扶人头摇状,庶使孔穴开大也。”参见摇法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6/44.htm

白素贞简介_古代美女_【文学360】

...白素贞是中国古代民间传说白蛇传中的女主人公,传说是在四川青城山下修练千年的白蛇。也称白娘子、白蛇。白娘子的故事是流通很广的一个民间故事,几乎家喻户晓。 直至二十世纪,在各个版本的白蛇传中,白娘子并没有具体的名字,“白素贞”一名来自...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8433.html

目窗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至营。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阳维会。在头部,当前发际上1.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一说在“临泣后一寸半”(针灸大成)。布有额神经内、外侧支的吻合和颞浅动、静脉额支。主治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盲...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624.htm

正营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阳维会。在头部,当前发际上2.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一说“目窗后一寸五分”,即入发际3.5寸(针灸大成)。布有额神经和枕大神经吻合支,颞浅动、静脉顶支和枕动、静脉的吻合网。主治...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157.htm

标幽赋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针灸歌赋名。全名针经标幽赋。金元间窦汉卿撰。出针经指南。指用浅近易诵的语句表述针经中较为深奥的内容。包括经络、气血、刺法、配穴等。这是一篇影响较大的针灸歌赋,为针灸大成等书所收载,并有多种注释。...

http://qihuangzhishu.com/166/759.htm

标幽赋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针灸歌赋名。全名针经标幽赋。金元间窦汉卿撰。出针经指南。指用浅近易诵的语句表述针经中较为深奥的内容。包括经络、气血、刺法、配穴等。这是一篇影响较大的针灸歌赋,为针灸大成等书所收载,并有多种注释。...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108.htm

中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会。在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另说在脐下0.5寸,旁0.5寸(针灸甲乙经);脐下1寸,旁开1寸针灸大成);脐下1寸,旁开1.5寸(针灸资生经)。布有第十...

http://qihuangzhishu.com/196/761.htm

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针灸歌诀名。出针灸大全。该歌诀为十首七言韵语,内容按十天干分述各日时子午流注用穴。后记曰:“余今将流注按时定穴,编成歌括十一首,使后学者易为记诵,临用之时,不待思忖。”以后针灸聚英针灸大成等书均转载,为子午流注配穴法的主要...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47.htm

太乙简介_【360算命网】

...太乙神数简介 太乙,又及称太乙数,太乙是术数的一种,为三式之首,(“三式”即我国古代术数中三大秘术太乙、奇门、六壬同称“三式”),是古代高层次预测学,相传太乙式产生于黄帝战蚩尤时。 奇门五总龟曰;“昔黄帝命风后作太乙,雷公或九宫法,以...

http://wenxue360.com/suanming/archives/213.html

候气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针静候以待气至。又称待气。灵枢·九针十二原:“气至而有效。”针灸大成:“用针之法,候气为先。”皆指针刺必须候气至才能生效。如未得气,应用候用之法,气至后再行补泻手法。③指针刺时须候四时八正气。素问·八正神明论:“凡刺之法,必候...

http://qihuangzhishu.com/169/478.htm

共找到550,07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