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缺铁性贫血婴儿忌喝牛奶_儿科造血系统疾病_【中医宝典】

...婴儿,父母总是想方设法地给孩子增加营养,以尽快恢复健康,因此,常常给婴儿添加牛奶饮用。其实,这样做对孩子是有害的。 牛奶中含磷较高,它直接影响着铁的吸收。孩子在治疗过程中,不但不能治愈婴儿贫血,反而会使病情进一步恶化。所以在治疗贫血时,...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2/b3882.html

婴儿膳食指南_【中医宝典】

...1.鼓励母乳喂养 2.母乳喂养4个月后逐步添加辅助食品 婴儿是指从出生至一周岁的孩子,这段时期是生长发育最快的一年,一年内体重的增加为出生时的两倍,因此需要在营养上满足其快速生长发育的需求。 母乳是婴儿唯一理想的均衡食物,而且独具免疫物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8575.html

哮喘与母乳喂养相关_儿科呼吸系统疾病_【中医宝典】

...这项研究的发现仍待进一步证实。她说:“作为一个儿科医生和用母乳喂养了3个孩子的母亲,我要强调的是,母乳是最好的婴儿食品。我们都知道母乳对孩子大脑发育很有帮助,母乳喂养的孩子耳朵感染的几率也更小。关于母乳喂养还有其他很多方面的好处,但是它必然...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2/b2083.html

贫血女性如何补铁_女性养生_【中医宝典】

...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或继发感染)是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孕妇缺铁除引起自身头晕、乏力、疲劳等缺铁性贫血症状外,对胎儿及出生婴儿的生长发育均有直接影响,可引发早产,或造成胎儿和婴儿贫血,并由此导致其营养不良和发育迟缓,甚至影响智力。...

http://zhongyibaodian.com/nvxingbaojian/a931.html

婴儿肉毒中毒综合征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婴儿肉毒中毒综合征_查疾病_【疾病大全】

...,但患儿粪便中可查到肉毒梭菌及其毒素。这是由于摄入肉毒梭菌后,在肠道内繁殖并产生外毒素被吸收所致。婴儿肠道与成人肠道菌群不同,缺乏肉毒梭菌的抑制菌如类杆菌、乳酸杆菌,食入的肉毒梭菌的芽孢可成为繁殖体而大量繁殖。母乳喂养婴儿占发病者66%~...

http://jb39.com/jibing-bingyin/YingErXingRouDuZhongDu262023.htm

恶性肿瘤所致贫血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恶性肿瘤所致贫血_查疾病_【疾病大全】

...细胞膜被单核巨噬细胞不断吞噬,造成红细胞过早破坏。②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晚期肿瘤可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某些胃癌、肺癌可产生黏液素,引起小血管内纤维蛋白沉积,导致发生与DIC类似的机制,使红细胞在小血管内破坏。③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见于...

http://jb39.com/jibing-bingyin/EXingLiuSuoZhiPinXue253526.htm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防治方案_血液贫血_【中医宝典】

...广泛宣传母乳喂养的优越性与合理喂养的必要性,普及防治营养性贫血的知识。 (二)注意母亲孕期和哺乳期的营养及合理膳食,防止铁和其它营养素缺乏。 (三)饮食安排 1.提倡母乳喂养。 2.足月儿在第4个月后,低体重儿(包括早产儿和小样儿)在第2个月...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2/b18773.html

母乳喂养过程应注意哪些问题?_【中医宝典】

...矿物逐渐减少,2-9个月为成熟奶,16个月以后为晚奶,营养成分逐渐减少,因此婴儿4个月以后单纯母乳喂养已不能满足婴儿营养的需要,要逐渐加辅食,8-12个月为婴儿断奶最佳时期,夏季最好不断奶,以免发生腹泻。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3468.html

贫血_《默克家庭诊疗手册》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血红蛋白代谢为胆红素,如果胆红素在体内产生速度超过肝脏排泄速度,小儿的皮肤出现黄染(黄疸)。黄疸经蓝光照射消退,极少情况下,极重度黄疸可导致脑损伤(核黄疸)。缺铁可引起贫血,缺铁性贫血常发生于3~6个月给予牛奶或配方奶喂养、未补充铁剂的婴儿,...

http://qihuangzhishu.com/1028/1407.htm

婴儿也需饮食文化_【中医宝典】

...嘈杂、喧闹的环境,不仅不利于进食,更有碍食物营养的消化和吸收。同时,环境过于杂乱,导致婴儿注意力分散,不利于集中精力吸吮乳汁。 专家指出,人的智力发育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其物质基础是足够数量的、发育和功能良好的脑细胞。神经细胞的特点是已...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4647.html

共找到139,81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