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医药发掘、整理和研究近况(3)_【中医宝典】

...10.药外洗(熏洗)疗法 药外洗在壮族民间是极为常见一种治疗方法,它采用多种药物煎水洗浴或熏蒸以治疗外感症、内伤症、风湿症、麻痹症、急痧症等临床各种疾病,疗效确切。如农支用药走马箭全身熏洗配合敷脐治疗小儿急性肾炎30例,血压、水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63.html

早期农业对医药促进作用(1)_【中医宝典】

...水源条件好 , 适宜稻谷生长 , 壮族先民早在 4000 年前就会稻作耕种,防城亚荒山、马兰嘴山、杯就较山贝丘遗址发现磨盘、石菩就是壮族先民种植水稻证据。 壮族地区早期农业发展,农作物耕种, 对医药发展和医药知识积累起到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83.html

壮族民族概况_【中医宝典】

...有了自己统一合法文字。 长期相处交往,使壮族和汉族以及其他兄弟民族具有许多共同优秀品质和风格。然而,作为祖国民族大家庭一员,正如万紫千红中的木棉花一样,壮族又具有“岭南一花”特色壮族有自己独特历史。从其称谓变迁,从“西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83.html

壮族医药发展(3)_【中医宝典】

...二、壮族医药形成和发展 医药于先秦时期开始草创萌芽,经过汉魏六朝发展,约略于唐宋之际,已大抵形成了草药内服、外洗、熏蒸、敷贴、佩药、骨刮、角疗、灸法、挑针、金针等10多种内涵壮医多层次结构,并逐步具有理论雏型。 (一)对岭南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200.html

三节 花山崖壁画早期壮族医药_民族中医壮医_【中医宝典】

...110°,半蹲式,两膝关节弯成90°~110°,两腿向后弯曲,两手向上伸张等舞蹈动作,显然有舒筋活络、强壮筋骨等保健作用。利用舞蹈导引气功等方法防治疾病,是古代传统壮医一大特色。有学者将之春秋战国时期带气功铭文玉佩和长沙马王堆汉墓导引...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126.html

壮医理论初步形成及壮医著作出现_【中医宝典】

...诊,这些诊法均具有壮医特色(具体内容见)。 治疗方面,壮医有内治法和外治法两大类,内治法既有对症治疗,亦有对因治疗。其特点是,以辨病为主,用药简便,专病专方。壮医在治疗方面特点是外治法丰富多彩,几乎所有病证都可采用外治法,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89.html

有关文献记载_民族中医壮医_【中医宝典】

...自秦代以来,医药知识有了新的积累,新的药物品种不断增加,对一些原有药物也增加了一些新的用途,诊疗经验也进一步得到积累总结,有关壮医药知识记载也有所增加。例如,成书于东汉年间我国现存最早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所载365味药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134.html

药_【中医宝典】

...1983-1987年统计,仅壮族聚居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中草药品种就达4623种之多(其中植物药4064种,动物药509种,矿物药50种)在全国名列第二。其中壮医常用药达709种。 毒药和解毒药广泛应用,是壮医重要诊疗特色和突出贡献...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885.html

壮族概况_【中医宝典】

...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具有开发潜力。这种物质生产活动相应医药逐步形成和发展。从柳州、桂林、南宁、百色等处发掘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遗物中,壮族先民们所使用工具先后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石片、骨器、骨针以及陶器等,并有捕获生物及用火...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66.html

壮族医药初步形成发展(唐宋~民国)_【中医宝典】

...药、骨刮、角疗、灸法、挑针、金针等十余种治疗方法,创造了大量验方、秘方,发明了丰富多彩诊疗技术,医学著作及名医随之产生,为壮医初步形成打下了基础。 第一 壮医理论萌芽31 第二 药学发展32 三节 方剂学萌芽34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85.html

共找到982,15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