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药无系统文字记载问题_【中医宝典】

...历代古籍不乏关于医药记载 , 而且文献不应单纯理解为 文字记载 , 正如波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野外工作方面所强调:"有关人种特点记叙、说明、典型话语、民俗项目以及巫术仪式惯用语句 , 都应当作为描述土著居民精神状态文献内容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70.html

壮族医药发展(3)_【中医宝典】

...二、壮族医药形成和发展 医药于先秦时期开始草创萌芽,经过汉魏六朝发展,约略于唐宋之际,已大抵形成了草药内服、外洗、熏蒸、敷贴、佩药、骨刮、角疗、灸法、挑针、金针等10多种内涵壮医多层次结构,并逐步具有理论雏型。 (一)对岭南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200.html

早期农业对医药促进作用(1)_【中医宝典】

...水源条件好 , 适宜稻谷生长 , 壮族先民早在 4000 年前就会稻作耕种,防城亚荒山、马兰嘴山、杯就较山贝丘遗址发现磨盘、石菩就是壮族先民种植水稻证据。 壮族地区早期农业发展,农作物耕种, 对医药发展和医药知识积累起到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83.html

治疗方法--独特丰富,简便易行(2)_【中医宝典】

...(二)壮医灸法 1.医药线点灸疗法 本疗法原流传于壮族聚居柳州地区,其主要传人为著名女壮医龙覃氏及其嫡孙龙玉乾壮医副主任医师。1986年经黄瑾明、黄汉儒、黄鼎坚加以发掘整理和规范,撰成《医药线点灸疗法》一书。该疗法现已在全国300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55.html

医药线灸_【中医宝典】

...【概 述】 医药线点疗法是流传于广西壮族民间一种灸法方法,20世纪80年代中期 ,经广西壮族自治区针灸工作者发掘整理和规范、并通过广西中医学院壮医研究所及壮医门诊部进行大量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后,向全国、港澳台地区及美国、英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92.html

《死魂灵》第二部第一译者附记-出自《译文序跋集》_【鲁迅全集】

...部原稿为作者自行焚毁,仅存前五残稿。 鲁迅于一九三六年二月起开始翻译,第一、二两发表于《译文》月刊新一卷第一期至三期(一九三六年三月至五月);发表于新二卷二期(一九三六年十月),未完。一九三八年文化生活出版社又将第二部残稿...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027.html

《溃灭》第二部一至译者附记-出自《译文序跋集》_【鲁迅全集】

...第二部第一译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年四月一日《萌芽》月刊第一四期,后未印入单行本。 〔2〕指藏原惟人《法兑耶夫小说》(洛扬译),刊于《萌芽》月刊第一二期(一九三○年二月一日)。后来印入《溃灭》时,改题为《关于〈毁灭〉》。...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010.html

对壮族保健巨大贡献_【中医宝典】

...使用为热熨法、灸治法等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干栏建筑 干栏式民居建筑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出现,实际上,壮族先民瓯骆民族干栏式建筑,比文献记载还要早得多。如八节所述,这房屋是壮族先民在潮湿多雨,瘴雾弥漫,毒蛇猛兽出没恶劣环境下求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44.html

药物学成就与方剂学萌芽_【中医宝典】

...秋战国时期,用药品种日益增多,药物学知识不断丰富。除了用单味药治病之外,还探索多味药组成复方疗疾,因而出现了方剂学萌芽。 一、本草知识丰富 1.出土医书中的药物 (1)阜阳汉简《万物》所载药物: 此书简残损太甚,根据可辨认者统计,共...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666.html

《气功外气疗法》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其它穴位 练气 第一 练气要领 第二 练气要素 三节 练气时间、方位及注意事项 时间 方位 注意事项 静功 运用 静功练法 动功 易筋经 九九阳功 揉腹丹功 乾坤运转功 导气 拉线形导气...

http://qihuangzhishu.com/140/index.htm

共找到973,65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