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壮医药事业逐渐兴旺,壮医药专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宋代苏颂主编的《本草图经》提到"二广俚医","俚医"是对壮族民间医师的最早称呼,说明至少在宋代,壮族已出现专职医师,并得到社会承认。明清以后也涌现出许多壮族名医。...
...壮族是岭南地区的土著民族 , 经过漫长的独立发展的时期 , 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前期 , 直到中原地区进入封建地主制社会 , 才由秦始皇统一 , 所以其经济与文化具有极强的个性 , 后来虽受汉族文化的强大影响 , 但仍在...
...传统医学之林! 第一节 天人自然观--阴阳为本,三气同步44 第二节 生理病理观--脏腑气血骨肉、谷道水道气道、龙路火路45 第三节 病因病机论--毒虚致百病46 第四节 诊断方法--重视目诊,多种诊法合参47 第五节 治疗原则--调气解毒补虚...
...历代古籍不乏关于壮医药的记载 , 而且文献不应单纯理解为 文字记载 , 正如波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野外工作方面所强调的:"有关人种特点的记叙、说明、典型的话语、民俗项目以及巫术仪式的惯用语句 , 都应当作为描述土著居民精神状态的文献内容 ...
...进行社交活动。农历三月三日是壮族的传统歌节。198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把"三月三"定为文化艺术节,后演化为国际民歌节,吸引了众多中外民歌艺术爱好者,使壮族民间艺术得以传播和发展。 壮族人民具有许多独特的爱好和风俗。如传统体育项目繁多,...
...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乘船逆江而上,进入左江流域的扶绥、崇左、龙州、宁明,就会看到沿河两岸悬崖峭壁上笔触粗犷、风格浑朴的巨型崖壁画,经考证属于先秦时期瓯骆先民所作。目前已发现的崖壁画共81个地点,180处,尚可辨认的各种画像4500多...
...人体生理病理之间种种复杂关系的说理工具。《广西通志·卷十七》(明)称:壮族民间"笃信阴阳"。著名壮医罗家安在所著《痧症针方图解》一书中,就明确以阴盛阳衰、阳盛阴衰、阴盛阳盛对各种痧症进行分类 .........
...强弱。中毒后邪毒阻滞三道两路或损耗正气至虚极衰竭,都会导致死亡。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沦》记载了岭南俚人(壮族先民)使用的五种毒药:不强药、蓝药、焦铜药、金药、菌药;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也记载了岭南俚人防治沙虱毒、瘴毒、箭毒、蛇毒的经验方;...
...从考古挖掘的文物来看,壮族先民早已有了良好的卫生保健和环保意识。如从广西合浦望牛岭西汉晚期墓出士的铜凤灯,烟尘通过口含的喇叭形口罩,经颈部进入腹腔 (腹腔内盛水)消入水里 ,有消烟作用,防止烟进入大气,污染空气,这充分说明了2000多年前...
...丰富多彩的诊断方法77 第五节 理论特点77 第六节 防治特色78 第七节 对壮族保健的巨大贡献79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