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_《经汇解》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经曰.主治头风眩晕疼痛延久不愈.灸三壮又曰治衄血.于项后发际.两筋间宛中穴.灸三壮.盖自此入脑注鼻中.故灸立止.寅门 从鼻头直入发际.度取通绳分为三断绳.取一分.入发际.当绳头.针.是.治马黄疽等病.(千金)按千金翼.针.作 .阳维 ...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xuehuijie/912-13-1.html

三阴交位图_中医针灸穴位_【中医宝典】

...络。 【别名】承命,太阴,下三里。 【义】足三阴经气在此交会。 【名解】 (1)三阴交。三阴,足三阴经也。交,交会也。该名意指足部的三条阴经中气血物质在本交会。本物质有脾经提供的湿热之气,有肝经提供的水湿风气,有肾经提供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600.html

足三里拔罐的保健作用_拔罐养生_【中医宝典】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四总之一,是人体最重要的保健穴位,古人称之为“长寿”。 足阳明胃经是多气多之脉,从头一直到脚,纵贯全身,主要分布于头面、胸腹部及下肢外侧的前缘。所以足三里拔罐除了可以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外,对于头痛、牙痛、...

http://zhongyibaodian.com/baguan/a12906.html

法_自然疗法_【中医宝典】

...加水调搓成细长面条,做成圆圈形置于面部患侧(防止鳝流掉),然后用消毒注射针头,在消毒过的地仓上划一“十”字,略使渗出血液,接着取鳝鱼1条,将头切去,滴血于面圈范围内(地仓穴处滴厚些),2天后擦去,每隔2~5天1次。 二、滴耳、鼻法 可用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liaofa/a15548.html

痢方六首_《外台秘要》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三升渍一宿,旦煎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服令须臾尽。(文仲同)又疗下痢鲜血方。干地黄 犀角 地榆(各二两)上三味捣筛,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水一升,煎取五合,去滓温服之。又疗下痢,地肤散方。地肤(五两) 地榆根 黄芩(各二两)上三味...

http://qihuangzhishu.com/121/663.htm

熟记常用保健手_《手手纹诊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加快苏醒,使中CO性血红蛋白解离加快。商阳商阳是手阳明大肠经的“井”,大肠经主要控制大肠的功能,若消化系统出现病症,食指上可能会有压痛。掐按商阳,可清泻阳明,醒神开窍,预防瘟毒热邪郁闭于大肠引起颔肿,咽喉肿痛、耳聋、热病无汗、齿痛等。有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shouxueshouwenzhenzhi/136-8-2.html

”字的康熙字典_康熙字典的解释_康熙字典的意思

...〔古文〕𥤢《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決切,音坹。《說文》土室也。《易·繫辭》上古穴居而野處。《詩·大雅》陶復陶。《箋》未有寢廟,故覆而居。 又《玉篇》孔穴也。《孟子》鑽隙相窺。 又《廣韻》窟也。《易·需卦》出自。 又...

http://hanwen360.com/k/7A74.html

头风白方_《外台秘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广济疗头风白痒,发落生发,主头肿旋闷,蔓荆子膏方。蔓荆子(一升) 生附子(三十枚) 羊踯躅花(四两) 葶苈子(四两) 零陵香(二两) 莲子草(一握)上六味切,以绵裹,用油二升渍七日,每梳头常用之,若发稀及秃处,即以铁精一两,以此膏油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taimiyao/121-39-12.html

头风白_《圣济总录》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论曰头风白,不问冬夏,令人瘙痒,世呼为头风,此本于肺热也。肺为五脏之盖,其气上冲头项,肺寒则脑液下而多鼻涕,肺热则熏蒸而多白。复以风热鼓作,故痒而喜搔。治诸风及沐发未干,致头皮肿痒,多生白。防风荆芥散方荆芥穗 莎草根(去毛各半斤) ...

http://qihuangzhishu.com/122/864.htm

风_《外科大成》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白风生发内及面目耳项.初起微痒.久生白.叠叠飞起.脱之又生.由肌热当风.风热之所化也.宜祛风换肌丸.祛风换肌丸 治白风紫白癜风.顽风顽癣.湿热疮疥.一切痒疮.日久不绝.愈而又发者.威灵仙 石菖蒲 大胡麻 何首乌 天花粉 苦参 苍术 ...

http://qihuangzhishu.com/643/93.htm

共找到129,23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