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是穴(天应穴不定)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即“以痛为俞”取穴的部位不是按照经络、经的位置而是根据局部症状(疼痛及其它异常)的发生或被发现的部位进行针灸等治疗如那里有病痛就在那里取就是患病局部的体表刺激点。(见《千金要》方卷二十九)。...

http://qihuangzhishu.com/109/571.htm

法相应三十七_《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多逢刺禁。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第一韵专论针刺之当谨慎不可造次须辨经络阴阳、脏腑虚实而行补泻。“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太阴为始至厥阴而方终;出云门抵期门而最后。”之脉出期门为终。周而复始循环与滴漏天度无差号曰...

http://qihuangzhishu.com/300/83.htm

项颈部第二(凡十九)_《经汇解》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次注曰.谓廉泉天突二.刺疟篇曰.舌下两脉廉泉.是谓两脉中央.千金.并翼方.圣济.发挥.无舌本下之下字.入门.宝鉴.下作间.聚英.医统作颔下结喉上四寸.此.何须折量.类经曰.仰而取之.说见下.人迎(素问)一名天五会.(甲乙)挟喉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xuehuijie/912-7-3.html

侧面部左右十四(更二)_《针灸资生经》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之后.和 二.在耳前兑发下横动脉.针七分.灸三壮.素注在耳前锐发下横动脉.和 二.在耳前锐发陷中.明堂上经亦有和 二. 即 .在鼻孔下夹水沟旁五即铜人之禾 .明堂下经之禾 .或者明堂上经误写禾字作和字尔.恐人以和 和听会二.在...

http://qihuangzhishu.com/660/11.htm

的解释_说文解字""字解释_康熙字典的意思

...〔~士〕学位名高于“学士”。 大:~老。~材。~学(博学亦指博学的人)。~壮。~果累累(喻巨大的成绩)。~大无朋(形容无比的大)。 古同“石”形容坚固。...

http://hanwen360.com/z/7855.html

三阴交位图_中医针灸穴位_【中医宝典】

...络。 【别名】承命太阴下三里。 【义】足三阴经气血在此交会。 【名解】 (1)三阴交。三阴足三阴经也。交交会。该名意指足部的三条阴经中气血物质在本交会。本物质有脾经提供的湿热之气有肝经提供的水湿风气有肾经提供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600.html

重视针刺多手法补泻透加漆针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杨继州。 元代王国瑞在《玉龙赋》首创“一针两”的透针法后来杨继州扩充至二十余法至《循经考编》时已发展到八十余法被后世称为“玉龙透针”之法至今已为针灸临床医家所广泛使用。王国瑞在《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中创用的“十二经夫妻相合、...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58.html

手太阳小肠经(左右凡三十六)_《经汇解》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上走肘络肩 .气府论云.手太阳脉气所发者.三十六.目内 各一.(次注谓睛明二.)目外各一.(谓瞳子 二.)鼽骨下各一.(谓颧 二)耳廓上各一.(谓角孙二.)耳中各一.(谓听宫二.)巨骨各一.(巨骨..)曲掖上骨...

http://qihuangzhishu.com/912/63.htm

先秦_写马_诗_诗词曲_辞赋_文言文_【古诗文大全】

...时辰牡辰牡孔。公曰左之舍拔则获。游于北园四马既闲。輶车鸾镳载猃歇骄。...查看全文... 有駜诗文类型诗经宴饮写马作者:佚名(先秦) 有駜有駜駜彼乘黄。夙夜在公在公明明。振振鹭鹭于下。鼓咽咽醉言舞。于胥乐兮!有駜有駜駜彼...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xianqin-xiema-shi.html

先秦_写马_诗词曲_辞赋_文言文_【古诗文大全】

...牡辰牡孔。公曰左之舍拔则获。游于北园四马既闲。輶车鸾镳载猃歇骄。...查看全文... 有駜诗文类型诗经宴饮写马作者:佚名(先秦) 有駜有駜駜彼乘黄。夙夜在公在公明明。振振鹭鹭于下。鼓咽咽醉言舞。于胥乐兮!有駜有駜駜彼乘牡...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xianqin-xiema.html

共找到850,20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