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六则_【中医宝典】

...□ 杨新玲 中国人民大学医院中医科 中医有句话: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预防秋燥是重要的秋季保健原则。 谨慎起居 古人云: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早睡可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可舒达阳气。但起床时不宜过猛过急,可适当再赖床几分钟,舒展活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079.html

祛燥养阴秋季关键_秋季养生_【中医宝典】

...秋季,是指从立秋之日起到立冬之日止。秋季的主气,故称秋燥,燥气伤人以耗人津液,津液即耗,必现一派燥象,常易发生燥邪之患;季节对应的脏器是人体肺阴易亏、胃肠易燥、皮肤易干。因此秋季养生的关键是祛燥养阴。 从养生来讲,秋季...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545.html

秋季适宜低温养生_【中医宝典】

...、火旺成为许多都市人的体征,也成为百病之源。低温养生则能培养更为合理的生活习惯,从而达到平衡阴阳、调节身心的作用。 低温养生现在正当时,俗语就有春捂一说,在秋冬季节阴气旺盛、阳气衰微的时候蓄养阴气,犹如天助。正如给一棵干渴待饮的植物...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410.html

秋分:阴阳平衡调饮食_秋季养生_【中医宝典】

...秋分至,表示已真正进入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按照《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阴阳所在不可出现偏颇。 秋分至,表示已真正进入秋季,作为昼夜...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448.html

秋季养生重养阴_秋季养生_【中医宝典】

...秋季养生要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注意保养内守之阴气。 立秋后,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气候也由热转凉,进入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应特别注意养护收藏保养原则,调养秋燥症状,预防小感冒,也要注意情绪放松、小心忧郁。 虽然初秋湿热,但中秋...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513.html

秋季锻炼应注意四防_运动养生_【中医宝典】

...的能力。然而,秋季早晚温差较大,气候干燥,要想有良好的健身效果,还应注意四。 防受凉感冒 秋季清晨温度较低,不可穿单衣去户外运动,应根据气温变化来增减衣物。锻炼时不可脱得太多。此外,锻炼后,穿汗湿的衣物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感冒。 ...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581.html

秋季养生从中秋开始_膳食养生_【中医宝典】

...等,预防突发疾病。 4、是重视精神调养。阴虚的人,肝火易旺,动辄发脾气,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搂不住火。肝火偏旺,久则内耗阴津。到了秋季,其燥象更为明显。日常可以饮用御农益肝茶,及时滋养肝脏,平静肝火。所以,预防秋燥的另一环就是要重视精神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353.html

立秋养生:饮食宜少辛多酸_秋季养生_【中医宝典】

...点入睡,早晨5点至6点起床比较合适。 而我国自古以来就流传着春捂冻,不生杂病养生保健谚语。因此,秋季穿衣也要顺应阴津内蓄,阳气内收的需要,适当地冻一冻。 保健专家提醒,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遇冷不穿衣。初秋,暑热未尽,凉风...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429.html

秋季当收敛性趣_【中医宝典】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秋天的摄生要领是使志安宁,以缓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对房事的调摄也应遵守这一原则,即要修心养性,不让意志外驰,以适应秋季寒凉肃杀的气候。 对房事而言,具体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698.html

秋日养生为贵_【中医宝典】

...秋天,从立秋开始,历经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其中的秋分为季节气候的转变环节。《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秋季的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088.html

共找到344,72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