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小儿诸惊推揉等法_《针灸大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运八卦、分阴阳各五十,将手揉脐五十,按弦搓摩、精宁一十,青筋缝上煅四壮。如泻,龟尾骨上一壮;若吐,心窝上下四壮,脚软,鬼眼一壮;手软、曲池侧拐各一壮;软,天心、脐上下,各一壮;若不开口,心窝一壮。第九、夜啼惊:因吃甜辣之物,耗散荣卫,...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dacheng/1043-13-18.html

華陽國志補圖注卷五_《华阳国志补图注》

...公孫述劉二牧志(二牧,何、王、石本作牧二) 一 先王命史,立典「遠」〔建〕廖本校注云「當作建」。則,經紀人倫。三材李本作才。炳煥,品物章矣。然而,有志之士,猶敢議論於鄉之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4666.html

法相应三十七_《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阴俞;腹为阴,行于阳俞,总三百六十余,左右胁肋合六百余候。“手足三阳,手走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腹而胸走手”。手三阳,从手走至;足三阳,从头走至足;足三阴,从足走至腹;手三阴,从胸走至手,《难经》所载明矣。“要识迎随,须明逆顺。”...

http://qihuangzhishu.com/300/83.htm

新针刺疗法方氏针_【中医宝典】

...陕西省推广,后传播到全国各地。1978年,方氏针在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上荣获奖励。1982年,方云鹏撰写的《头皮针》专著由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 刺引气直达病所 方氏针认为为“身之元首,人神之所治,气之精明”,皮层不仅存在一个已知的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040.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外穴名。《千金翼方》:“治瘕癖,患左灸左,患右灸右,第一屈肋近第二肋下即是灸处,第二肋近第三肋下向肉翅前亦是灸处。”《类经图翼》列作经外。名肋。在胸骨两侧缘,当第一、二肋骨下缘处,左右共4。主治瘕癖,咳嗽,哮喘,呃逆,用肋间...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363.htm

邻近选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选法之一。指在病变部位附近选治疗的方法。或称近取法。《医心方》卷二引《小品方》:“孔穴去病有近远也。病即灸,四肢病即灸四肢,心腹背胁亦然,是以病其处即灸其,故言有病者可灸,此为近道法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91/937.htm

国际针标准线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1970年以来,针疗法在我国逐步推广应用,不久,这种疗法也成为一些国家临床医生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针疗法是在传统的针灸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所用的区和经络、穴位、脏腑有密切联系,其名反映了经络、穴位等理论和特点。世界卫生组织...

http://qihuangzhishu.com/113/69.htm

四总歌_经络养生_【中医宝典】

...大肠相表里,肺经有一条支脉,从手腕处分出,由列缺直下,出食指尖端,与大肠经相衔接。大肠经的循行自手至,列缺联络表里二经,通过阳经的配偶关系,能贯通阴阳之气,也就同样能够影响头面颈项部。 列缺因兼通表里二经的阴阳之气,所以对虚证实证都...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389.html

纷披乍依迥,掣或随风。全诗赏析【古诗名句大全】

...出自:唐代李世民的《咏兴国寺佛殿前幡》类型:人生原文如下: 拂霞疑电落,腾虚状写虹。屈伸烟雾里,低举白云中。 纷披乍依迥,掣或随风。念兹轻薄质,无翅强摇空。...

http://wenxue360.com/mingju/2148.html

脑户_头部背面穴位_【人体穴位图】人体穴位大全

...疾病〗重,头痛,面赤,目黄,眩晕,面痛、音哑,项强,癫狂痫证,舌本出血,瘿瘤。 〖人体穴位配伍〗配通天、脑空穴治重痛;配人中穴、太冲、丰隆治癫狂痫。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脑户 督脉足太阳之会。 〖别名〗匝风,...

http://zhongyibook.com/rentixuewei/50.html

共找到97,82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