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制破伤风抗毒素使用说明书_《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后呈无色或淡黄色澄明液体。用法1.已出现破伤风或其可疑症状时,应在进行外科处理及其他疗法同时,及时使用抗毒素治疗。开放性外伤(特别是创口深污染严重者)有感染破伤危险时,应及时进行预防:凡已接受过破伤风类毒素免疫注射者,应在受伤后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shengwuzhipinguicheng/1010-31-8.html

破伤风杆菌侵入伤口内如何繁殖_普外科破伤风_【中医宝典】

...有时亦可死于吸入性窒息心肌麻痹等并发症。 破伤风是可以预防。自动免疫疗法共注射3次,第一次皮下注射,间歇6—8周,再进行第二次注射,可获得基础免疫;在半年至一年后注射第三次,可获得较稳定免疫力;以后每5年加强注射一次。对伤前末接受...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2/b22398.html

吸附百日咳菌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制造及检定规程_《中国生物制品规程》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本品系由百日咳菌苗原液精制白喉类毒素及精制破伤风类毒素用氢氧化铝吸附制成。供儿童预防百日咳白喉及破伤风之用。1 抗原要求1.1 百日咳菌苗原液应符合附录1《百日咳菌苗原液制造及检定要求》中2.4项规定。1.2 精制白喉类毒素应符合《...

http://qihuangzhishu.com/1010/6.htm

弱视_弱视症状治疗预防_查疾病_【疾病大全】

...弱视(amblyopia)是眼科临床常见儿童眼病。眼部内外没有器质性病变而矫正视力达不到正常(低于0.9)者称为弱视。弱视与斜视有密切关系,单眼偏斜可致该眼弱视,而弱视又可形成斜视。对弱视研究除眼科诊断治疗预防外,还涉及到生理学...

http://jb39.com/jibing/RuoShi266896.htm

小伤口也要打破伤风针_【中医宝典】

...因被小钉子钉了一个小伤口而没有及时注射破伤风针,险些让一个人丢掉性命。 家住重庆江津曹欣(化名),几天前在自家柴房里不小心踩到一颗小钉子上,当时流了一点血,她找来白酒涂抹了一下就没当回事了。没想到7天后她突然感到头部僵硬嘴巴发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6500.html

破伤风危险_就医指南_就医知识_【中医宝典】

...痉挛通常在身体顶部开始。破伤风首发症状往往是由僵硬颈部和腹部和问题后吞咽。症状出现在任何地方由数天至数周后感染。 疫苗是最好方式,以防止在美国破伤风疫苗预防破伤风保护应增强作为运输署,也保护着称预防白喉混合疫苗每10年。但是,根据...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11324.html

户外创可贴使用大全_普外科破伤风_【中医宝典】

...严重伤口有污染者,应到医院进行治疗。在对伤口进行清创处理以前,不可使用创可贴。 2深而窄伤口,如铁钉刀尖扎伤等,不能用创可贴包扎。止血后应当使伤口暴露,以防菌感染伤口,如有必要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注射破伤风血清。 3创面不干净或伤口内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2/b22404.html

鞭炮放出破伤风_普外科破伤风_【中医宝典】

...病重者经抢救无效死亡。 因鞭炮伤而致破伤风感染病例说明,外伤不论大小轻重均应及时治疗,尤其伤口小而深又不清洁,必须及早清创。如有外伤,并在短期内发生张口困难牙关紧闭全身乏力甚至抽搐者更应尽快就诊,以防不测。...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2/b22424.html

厌氧菌感染_《默克家庭诊疗手册》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全身出汗。当全身痉挛时,患者因发硬胸部肌肉或喉痉挛而无法哭出声和说话。这种情况也妨碍正常呼吸引起缺氧和致死性窒息。病人常无发热呼吸和心跳通常加快,反射可以增强。破伤风也可局限在伤口附近一组肌肉,伤口邻近肌肉痉挛可持续数周。【诊断和预后...

http://zhongyibaodian.com/mokejiatingzhenliaoshouce/1028-22-10.html

新生儿破伤风治疗_儿科新生儿常见疾病_【中医宝典】

...诊断要点 一接生时处理脐带不当特别是断脐所用剪刀末正确消毒史。 二出生后3一14天,常见7天左右出现牙关紧闭苦笑面容等。 三病情进展者,四肢抽动或强直性痉挛,一经刺激即引起痉挛发作。重者喉肌呼吸肌痉挛甚至窒息并发。 预防要点...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2/b3363.html

共找到1,071,74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