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上的恶性肿瘤中估计占第二位。我国胃癌年死亡率为16/10万,居各类肿瘤之首。近20年来,不少学者致力于胃癌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胃癌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有关。自1983年从人胃粘膜中分离出幽门...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幽门螺杆菌(简称Hp)和弯曲菌样细菌(简称CLOs)与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密切相关。为观察上述关系,我室1987-03-02自本校两所附属医院收集因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施行胃切除手术标本84份,进行上述两类细菌的...
...韩国Lee等的研究表明,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的表达对晚期胃癌患者有临床价值。 有报道说,细胞周期蛋白、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及其抑制因素的失控在胃癌的发生及发展中起关键作用,但对胃癌病人的临床意义仍不清楚。 Lee等的研究纳入...
...局部晚期转移性胃癌通常是无法治愈的,临床上一般通过静脉给予三种药物进行治疗,但其毒性较大、疗效不佳。然而,卡培他滨是一种口服低毒性药物,为此,研究人员探讨了它能否改善这些患者的病情。 研究人员选取18例未化疗的患者(平均年龄58岁,范围:34...
...本报讯中国—芬兰纳米细菌研究合作中心近日正式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正式挂牌成立。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博士生导师李永国教授领导的纳米细菌研究小组近3年来和世界纳米细菌的研究权威芬兰科学家卡强德教授合作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中国—芬兰纳米细菌研究...
...最新研究表明,对于膝关节炎患者来说,穿鞋走路会增加膝关节和髋关节的负担。 拉什医学院的纳吉亚·沙库尔博士和乔尔·布洛克博士在《关节炎与风湿病》双月刊上发表论文称,下半身的关节炎基本上由“异常的生物力”造成。 他们指出:“研究最透彻的是...
...2月16日,湖北省武汉大学医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国家病毒学重点实验室杨占秋研究员主持的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表明:菘蓝能在体外通过抑制生物合成而抗柯萨奇病毒。 菘蓝是一种十字花科植物,根和叶均可制成中药。其根经过处理干燥后制成的中药...
...上升到三点三。过去五年中,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农村则上升了百分之二十五以上。 专家指出,由于大部分的患者就诊时已晚期胃癌,往往需要采取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而今年国际对晚期胃癌的化疗研究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项对一千零二例晚期...
...联合研究中获得的图片表明,其中两条毒蛋白以配对方式存在。 目前世界上不少研究小组在研究毒蛋白的致病机理,目的是想弄清楚正常、无害的毒蛋白如何会转变为导致疯牛病的形态。上述科学家的发现表明,毒蛋白与毒蛋白的配对有可能是以上转变过程中的过渡步骤...
...关键词:慢性淋巴细胞性 新研究提示,引起肺炎的下呼吸道感染可能引起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的发生。换句话说,肺炎可能代表cll发生前的恶变前免疫破坏。 在3月1日的《血液》(blood 2007;109:2198-2201.)杂志上...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