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枚士《研经言》一书,余从丹徒杨霁青先生抄得者也。全书四卷,凡一百五十余篇,多释经辨误之作,实有发前人所未发者。陆九芝、陆心源二家序中已详言之。余讽诵再四,觉此公之学养却优,不独其疏证经义,独具卓识,即其评论近世名医,如谓叶天士《临证指南...
...余婿沈子彦模初,自吴兴来谒,即盛称其师莫枚士先生之医学。余即以拙着《世补斋》初稿,介沈子正于先生,而先生亦邮寄所撰《研经言》属校,并索为序。既卒读,乃叹先生之学之博,识之邃,深造自得,而左右逢原者,有如此也。夫《本经》、《灵》、《素》,刊...
...至交也。少长宫墙,逾壮厌薄制举,遂自逸以老,然经史百家靡不殚究,而于岐黄之书为尤嗜,盖以刀圭家鲜能探注,而养生者又不可以不知也。予交 庵久,尊酒论文之暇,辄及医旨,殆于其间有玄解乎?近以本草一帙示予,盖会蕞诸家,而手自裁定者也,名曰备要,征序...
...仲景《伤寒》书为叔和编次,已失其真,即林亿校本,亦已难得,今世所传,惟成无已注释之本而已。至三百九十七法,莫不津津乐道,而究鲜确指。汪苓友亦云∶前人所未明言,其引张孝培《伤寒类疏》桂枝汤服后至以助药力为一法,温覆至如水流漓又一法,称与诸家...
...、盱眙县令,归里复研读医典。其时西医东渐,部分中医自弃其学,扬西抑中。对此,周氏以为中医之弊,不在守旧而在弃旧,故推崇清徐大椿、陈修园、尤在泾等尊经派医家,诋毁王清任,而谓唐容川“持中西之平,阐造物之秘,洵为有功于医学”,谓西医“遗气化而究...
...王叔和西晋人。撰脉经云。出素问针经。汉张仲景撰伤寒卒病论集云。撰用素问。是则素问之名。着于隋志。上见于汉代也。自仲景以前。无文可见。莫得而知。据今世所存之书。则素问之名起汉世也,所以名素问之义。全元起有说曰。素者。本也。问者。黄帝问岐伯也。...
...白虎通义》一书。“通义”是指统一的、可以通行天下的经学思想。《白虎通义》所反映的是东汉今文经学派的政治及学术思想,是西汉董仲舒以来今文经学派的唯心主义思想和神秘主义哲学思想的延伸和发展,是今文经学派的政治学说提要。《白虎通义》的内容十分丰富,...
...亦称《谷梁春秋》或《谷梁传》,为今文经学派著作,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体裁与《公羊传》相近,以问答形式解经,侧重传《春秋》之“义理”,持论比《公羊传》平正,是研究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
...学派”,传颂千秋,丹溪当然是一代大师。 赵良本,字立道,号太初子,元代大德—明代洪武(公元1304 —1373年),享年70岁。自淳安迁浦江,遂入籍。自幼聪敏,其父爱之,命从丹溪游,受教医学,并深得养生之道,某御医荐至朝,授医学正,良本不受...
...,痰乘虚入,则血与痰结,令人经闭腹大,方书谓之痰胎,治之下其痰而消;一为水。《灵枢》谓之石瘕,与气、液二胎同法,治之下其水而消;一为血。当经行时,或因举重,或因犯房,致经事不卒,血瘀胞宫,亦令人经闭腹大,绝似真胎,治之下其血而消。以上四者,...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